日药企小林化工造假达40年,这家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如题所述

日药企小林化工造假达40年,这家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制药过程中多个环节把关,但全部失效。涉事药物是小林化工于2020年6、7月所制造,编号为T0EG08的伊曲康唑片,共有929箱,每箱约有100片。

当时一名负责人补充了在制造过程中损失的原材料,误放了包含睡眠诱导剂成分的原料。而根据公司规定,需要两人在拿出原材料和称重时确认,但是当时只有一人在工作。

此外,为了防止人为错误,使用条形码进行计算机管理在行业中已变得司空见惯,但涉事工厂并未采用。

出货前,工厂还需使用液相色谱确认成分。但据朝日新闻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批成品的检测中,出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一个小的色谱峰,可能是异物混入。负责样品检验的现场工作人员注意到检验数据的变化,并向其老板报告,但是此后内部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调查。

厚生劳动省于7月曾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但当时无法检测出有安眠药的成分混入。最终药品流入市场,在9月至12月之间陆续发货给31间医疗机构,共有364名患者服用该药。

违规操作在2020年12月曝光,小林化工社长小林广幸12日向公众道歉,“对犯下重大过失,感到责任深重”。该公司表示将“极其严肃地”对待患者死亡事件。

此后,厚生劳动省联合独立行政机构“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根据《药品和医疗器械法》对小林化工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除了涉事产品外,还有一些未经厚生劳动省批准的工艺所生产的药物。

在现场检查结束后不久,小林化工随即宣布扩大召回,除了3个规格的伊曲康唑片,还要再召回高血压药等15种处方药品。

当时小林化工还在召回通知中称,当局的检查报告认为这些产品需要再次检测确认,公司已重新检测确认没有任何产品出现问题,并且认为没有严重危害健康的风险,但为了提高安全性自愿召回。

这一事件在中国也引发连带效应,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如鱼得水的日企小林制药发布声明,称涉事日企小林化工与小林制药及其下属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

一个多月过去,今年2月9日福井县政府对小林化工开出行政处分,勒令该公司停业整顿116天。这是迄今日本药企因违反本国《药品与医疗器械法》受到的停业时间最长的处分。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9日报道说,小林化工公司还存在制药原料使用不当,制药过程违规,用阴阳账簿应付检查,捏造部分质量检验结果,发现异常后依然发货等“8大过错”。

福井县和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发现小林化工公司从约40年前开始就存在捏造部分质量检验结果等问题。例如在该公司生产的约500种药品中,约80%的药品有虚假的制造记录,公司现任社长小林广幸等高管人员长期默许违规行为。目前这家公司已主动召回了41种药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6
鞠躬惩罚。躬匠精神
第2个回答  2021-02-16
这家企业会被查封,接受法律的制裁,并且也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同时还会给医药行业的整顿迎来新的契机。
第3个回答  2021-02-15
这家企业被勒令停业一段时间,进行行业内整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