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战一师为何至今不愿意回忆长津湖战役?

如题所述

长津湖战役究竟有多惨烈?

长津湖战役是美国海军陆战一师至今永远不愿意回忆的伤疤。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精锐在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此役志愿军第九兵团战前约15万人,战斗结束后,第九兵团战斗伤亡19202,冻伤减员3万余人,冻死4000余人,冻伤减员的人数约占第九兵团总人数的22%。

长津湖战役中,第九兵团出现全连集体冻死在阵地上,这便是著名的“冰雕连”;这种情况不止是一支连队。

战士宋阿毛在临死前留下这样一封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即使冻死,冰雕连全连战士们依旧保持战斗队形,目光紧紧盯着水门桥这种战略要地。

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在看到“冰雕连”时,被志愿军战斗精神所折服,对此,史密斯向“冰雕连”致以崇高的军礼。

作为对手,陆战一师师长竟然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一方面反映出志愿军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战斗意志;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长津湖战役的残酷性。

全连集体冻死在阵地,这种局面,纵观世界战争史上,也只有中国军人可以做到这种是与阵地共存亡的战斗精神。

美海军陆战一师作为美国最精锐的王牌,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后勤保障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长津湖一战,美海军陆战一师冻伤减员4400余人,冻伤减员7000余人,战前,陆战一师总兵力约2.5万人,长津湖一战,陆战一师伤亡高达40%,超过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32%的伤亡率。

若志愿军第九团装备和后勤保障再稍微好一点,陆战一师这支美军引以为傲的王牌精锐将会在长津湖地区被志愿军全歼。

1952年第九兵团回国,车行到鸭绿江时,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命令车停下来,宋时轮下车后朝长津湖方向站立良久,然后脱帽弯腰,朝长津湖方向深深鞠躬,当宋时轮抬起头时,已经泪流满面。

宋时轮将军一生身经百战,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中,打过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宋时轮戎马一生,一生打过很多硬仗,在鸭绿江边上,这位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泪流满面,可以看出长津湖战役有多惨烈,也许是老将军军旅生涯中最不愿意回忆的一战。

陆战一师又是如何逃出志愿军包围圈的?

1950年11月,第九兵团入朝后,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灭”战法,为了达到战争突然性,第九团兵团十五万战士在零下几十度的朝鲜大山里翻山越岭,不畏严寒、忍受饥饿、疲劳,悄无声息抵达预定战场,九兵团战士们通过穿插迂回包抄,将美国陆战一师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地区。

1950年11月27日,白雪覆盖的长津湖地区看上去一片安详,随着志愿军冲锋号响起,第九兵团十余人战士们向美军发起猛烈进攻。

战前毫无准备的美军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一时间不知所措,乱了阵脚。经过一夜激战,陆战一师和美7师被九兵团分割成了5个部分。

11月28日天亮后,陆战一师美军从惊醒中镇静下来,陆战一师不愧是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

身经百战的陆战一师首先以坦克、大炮为先锋,在航空兵配合下,向志愿军阵地发起一场又一场猛烈进攻,试图打通各部之间的联系。

战斗中,陆战一师士兵展现了顽强的战斗力,有的美军士兵即使负伤了,也在拼命战斗;战斗至晚上,陆战一师不再突围,依靠坦克、装甲车组成环形防御圈,以重炮轰击远处进攻的志愿军,在近处防御圈中,以地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火力防御圈,阻击志愿军的进攻。

战斗至12月4日,陆战一师第5团、第7团终于从柳潭里撤退至下碣隅里;这段22公里路线,机械化装备的陆战一师用了3天时间才走完,平均一小时只能前进300米;走完这段22公里包围圈,陆战一师付出了伤亡1500人的代价。

12月6日,陆战一师继续向南撤退,在撤退途中,陆战一师还要突破最后一道屏障——水门桥。

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两侧是万丈深渊,是陆战一师南撤必经之路,水门桥被炸,陆战一师就有可能面临被志愿军全歼局面。

在长津湖战役发起前,志愿军已经派遣一支专门炸桥部队深入水门桥附近,专门执行炸桥和阻击任务。

第九兵团战士们先后两次炸毁水门桥,但都被美军工兵很快给修理好了;在第三次炸桥中,志愿军战士连同桥基,将水门桥连根炸断。

无奈,美国工业太强大,水门桥被炸后,美国连夜从日本空运一整套造桥材料,然后空投至水门桥附近,美国工兵又在水门桥上修建一座钢铁桥。

陆战一师就这样顺利通过水门桥,12月24日,历时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