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常思己过全诗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静坐常思己过”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 ,作者:金缨,朝代:清朝。

《格言联壁》原文: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意思为: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做事要留些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全文译文:要经常安静地坐下来考虑自己的过错,在与人交谈时不要讨论别人的是非,可以吃苦的人是一位有志气的人,肯吃亏的人并不是笨人,尊敬君子才能显出你的德行,有时候惧怕小人并不能算是没有能力,如果有了得意的事不应该一直高兴,凡事做事情都应该留有余地。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析,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4

不是诗,是一句谚语。

全句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拼音是jìng zuò cháng sī jǐ guò ,xián tán mò lùn rén fēi。

意思是指一个人静坐时应该经常想想自己的过错,与人闲谈时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

“静坐常思己过”道理:

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做事要留些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

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做事要留些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出处:《格言联璧·接物类》。

解释: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

示例:黎汝清《皖南事变》八章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叶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这句话可以作为人生修身的一个重要原则。

释义:

1、“静坐常思己过” 意思是人们应当静坐反思自己的过错,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不犯错误。

要经常思考自己思想、行为、语言、行善、孝敬父母、对待家人等各个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平时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谈论别人的是非,不说别人的坏话。

一是符合圣贤主张的“隐恶扬善”思想。二是说了也没用。每个人因果不同,素质不同;三是会对社会产生负能量;四是会引发矛盾纠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五是体现自己的高级素质。如果有时间,应当努力精进,多做善事,弘扬善法,让更多人都走上正能量道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9-03
"静坐常思己过"并不是一首完整的诗歌,而是一句成语或格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静坐冥想的时候常常反思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通过静坐冥想,人们可以放松心灵,深入思考自己的言行和行为,审视自己的过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这种自我反省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改善,使人更加谦虚、坦诚和自省。

虽然"静坐常思己过"并不是一首具体的诗歌,但它传达了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修养原则,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谦虚和自省的态度,不断改进自己,提高自身品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6-19
静坐常思己过的全诗内容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斤。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快乐任逍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