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如题所述

《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是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意思。表达作者被贬后的落寂、悲凉、失落,更强烈的表达了作者为自己有乐观豁达的胸襟和赏月的闲情雅致而自豪的感情。

全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扩展资料: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

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

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14
闲人,清闲的人
心情:淡淡的感叹声中让人们分明地听出诗人内心的丝丝忧楚和些些放达。“闲”之一语,是为“文眼”,包含不尽意味:那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那贬谪的悲苦、人生的喟叹……种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情感,尽在其中。虽口言“闲”而心难“闲”,作者当时心潮起伏的思绪,又怎是一个“闲”字了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31
“闲人”有两层含义:1.清闲的人2.有闲情雅致的人
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作者被贬后的落寂、悲凉、失落,另一方面更强烈的表达了作者为自己有乐观豁达的胸襟和赏月的闲情雅致而自豪的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