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升温的天气一起,北京现代踏上了回暖之路

如题所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现代销售业绩呈现增长态势,即便是在今年一季度,市场刮起前所未有的促销潮,让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但北京现代仍然跑赢了大盘。这是中韩双方友好合作、自我调整、2025向新计划相继落地带来的成果。2022年以来,北京现代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我变革,2022年11月发布了2025向新计划,旨在打造更高品质产品,全面推动企业转型;2023年4月18日,在2023上海车展上,北京现代明确了2023年转型向新计划路径,提出战略转新、品牌向新、服务创新及渠道赋新。持续上升的销量,证实了“新战略”的可行性。

数据显示,5月北京现代整体销量继续攀升,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七代伊兰特5月销量11307辆,同比增长154%。于当下而言,单车单月销量破万的第七代伊兰特,对北京现代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意味着,北京现代依然有重回主流合资阵营的能力,也意味着北京现代的“战略调整”是卓有成效的,为进一步的发力指明了方向。

第七代伊兰特再现北京现代品牌韧性

都说,销量如同一张答卷,是对自我付出和努力的有效检验。在当下拧巴的市场格局下,第七代伊兰特能实现逆势增长,其所能代表的深意,亦是不言而喻的。观其身后,北京现代能借势维稳,不仅仅是运气使然,而是在各方面综合实力的理想体现。

作为一款全球畅销车型,从第一代伊兰特推向市场,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历经六代车型进化,热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近1500万辆;在国内市场中,经历了伊兰特、悦动朗动领动四代车型的进化与演变,累计收获近500万中国消费者的信赖,可以说它就是当之无愧的“家轿之王”。换句话来说,这款销量担当在5月重新回到月销万辆俱乐部,势必将带动整个北京现代品牌开启下半年的强势发力。

当下,由于同质化产品增多,用户的可选项也随之增多,人们对于品牌的依赖,已经不仅仅只限于产品的实际价值,而是还会考虑到情感价值,甚至很多时候,情感价值对客户的影响更为深远。所以,一个品牌最重要的财富,莫过于积年累月给用户留下的品牌印象。

譬如:当提到豪华运动与操控,你就会想到宝马3系;当提到英式豪华SUV,你就会想到路虎揽胜;当提到省心耐用的家轿,伊兰特就是你迈不开的一个选择......用数十年历史与汽车文化塑造的车型印象,不仅是历史尚浅的新势力所不具备的,也是传统车企“销量变现”的最大底蕴。北京现代的关键动作,就是把第七代伊兰特的命名变回了“伊兰特”,让拥有强大口碑基础的伊兰特与最新技术相结合;第七代伊兰特的热销,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北京现代来说,“伊兰特”的三个字仍然叫得响,重拾产品口碑的动作也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补齐短板是第七代伊兰特“上扬曲线”的底气

A级轿车市场一直是所有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但如今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在面对如今自主品牌车型的节节上攻,以及轩逸卡罗拉等日系经典车型团团围攻,第七代伊兰特为何能做到不落于下风?这是因为伊兰特在A级轿车市场的口碑沉淀深厚且经得住推敲,基于现代汽车i-GMP平台打造,第七代伊兰特在技术储备层面也是自主品牌难以企及的标杆级产品;甚至在很多智能科技配置上,第七代伊兰特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同时,全球化与年轻化加持,让第七代伊兰特有了更多的筹码。

对于A级轿车来说,车内空间是产品的“基本盘”,这也导致了这一细分市场在车内空间上开启了极度内卷的“军备竞赛”。例如,当下朗逸轴距增加的到了2688mm,卡罗拉的轴距来到了2700mm,轩逸轴距达到了2712mm......后排越来越大已成为A级轿车市场的趋势。

可以看到,第七代伊兰特在i-GMP平台优化设计下,发动机舱、座椅位置、地台与行李厢进一步下沉,内部空间利用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其车身尺寸进化到了4680/1810/1415mm,轴距也来到了同级领先的2720mm;不仅比上一代车型有了长足进步,其中长度、宽度和轴距更是超过朗逸、卡罗拉、轩逸等等,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带来了更好的空间表现。

另外,考虑到新生代人群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对A级产品的需求趋于年轻化、经济化,i-GMP平台还通过缩短前悬,增加轴距,配合重心降低的设计和车身强度的增强,间接性的提升了第七代伊兰特的操控性能和驾乘感受;并且,基于现代汽车“Sensuous Sportiness”的设计理念,第七代伊兰特整体造型更加锋利,运动造型与实用空间兼顾。

资料显示,在新四化浪潮下,智能座舱配置和智能驾驶配置的市场渗透率得以快速增长,智能配置已成为了品牌差异化市场竞争的“新武器”。不过,由于目前我国智能驾驶处于L2向L3突破阶段,且大多数A级轿车并没有智能驾驶技术的完善应用,正因如此,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智能化做得比较好的是中国品牌,而不是合资品牌,但北京现代是一个例外。

面对如今自主品牌车型的节节上攻之势,第七代伊兰特在软实力上也进行了升级和优化,补上了智能驾驶科技的短板;在同级最多23项ADAS配置的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加持下,第七代伊兰特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达到了L2+。另外,在当下智能网联流行的年代,伊兰特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数字化终端;双10.25英寸智慧连体屏,搭载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除了常见的影音娱乐功能外,依靠百度生态圈,车载地图也升级为了本土化产品......

既有经典的底蕴,又具备不断向新的进取之心;在当下市场环境中,第七代伊兰特称得上是经典车型年轻化转型成功的精彩案例。A级车是主流合资车企的基石,可以说,第七代伊兰特销量持续破万,为北京现代重回主流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就目前来看,在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的技术支持下,加上强大的智能化科技,第七代伊兰特“上扬曲线”还将继续。

这一次深深蹲下,为的是下一次高高起跳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调整周期,总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阴霾时刻;所以,都说深蹲是为了更好的起跳。第七代伊兰特的热销,释放了很多新信号;去年下半年,北京现代整体销量环比上半年劲增66%;今年一季度,销量跑赢燃油车市场大盘......在一系列新战略指引下,北京现代不仅成功稳住了用户、经销商以及团队,还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以稳为基础,北京现代也为转型找到新的突破点——上海车展发布的2023年转型向新计划。即通过全系产品新能源化,包括引入全新的电动化品牌和产品、燃油车全面混动化,确保2025年达成50万辆以上产销目标,同步开启出口战略;到2025年,北京现代的燃油车将实现全面混动化,未来3-5年内构建一款MPV、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今年开始推出专属EV车型,3年内投放4-5款纯电车型产品。可以看到,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北京现代不激进、不冒进,采取更适合自身的节奏来转型发展。

当然,北京现代全方位转型的勇气和信心,也离不开股东双方在技术领域的丰富积累。众所周知,现代汽车具有全球TOP3的领先技术实力,氢燃料电池、电动化产品、自动驾驶、出行机器人等未来出行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北汽集团历经10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品,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建立了多项行业技术标准。所以,可预见的是,随着股东双方共同发力,一个崭新的合资企业中国式发展新版本,也将徐徐铺陈开来。

汽车渝评

2023年,是北京现代落实“2025向新计划”的元年,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挑战同样伴随着机遇,我们能够看到北京现代在重压之下,为巩固燃油车基本盘和开拓新能源市场所进行的积极调整;伊兰特强势回归也好,5月份销量大涨也好,既是重振旗鼓的有力体现,也是全面向新、稳步向好的满分答卷。总而言之,北京现代在向新战略和全新产品助力下,也让中国汽车产业的下半场多了一丝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白话,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