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浓浓的年味》,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提示:许多人都觉得年的味道越来越淡,其实,那最正宗、最古朴的年味,就在那忙年、拜年和过年的过程中悄悄弥散开来

年味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红包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红包,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红包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 “哈哈哈!” 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期盼过年
其实我和孩子们一样盼望着过年,只是不再像他们那样掰着指头细数还差几天才是正月初一了。过年可以有一个长长的假日,有足够的时间呆在妈妈身边,每顿饭都可以吃上妈妈蒸的我在外边从来不吃的芥菜肉,不害怕身上的肉在那几天里夜以继日的长啊长。每当我们对着那盘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芥菜肉频频举箸时,我都能从筷子划出的弧线里看到妈妈那张岁月纵横的脸上淌着的幸福和满足。

妈妈很慌年。每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她就在寒风刺骨的小院里忙的脚不沾地,忙着把所有可以盛放食品的用具洗刷一遍。见到我们她就笑嘻嘻的摘掉绒线帽让我们看她头上的汗。腊月二十五她就开始张罗着蒸馒头蒸枣山豆包。我们心疼地抱怨她是自找苦吃说到街上预定些馒头不就行了,她说买的馒头那是个什么味道?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们姊妹几个再忙都要抽空回家,那天家里要煮肉炸丸子炸麻叶。尽管从农村出来了好久,但妈妈仍然保留着在老家时的习惯,喜欢用地锅煮肉炸年货。为此她总是从夏天就开始收集棍棒树枝等到过年时烧火用。也只有她能掌握住那口大地锅烹炸各种年货时的火候。

年三十的时候也要抽个空去看看,劳累了几天的妈妈看着一应俱全的年货,一个劲的催促吃呀吃呀。吃饱了就要回到自己的家去守岁了,每年这一天的告别母女的心里都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因为按照规矩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娘家守岁的,到来年的正月初二才能回来。而这一别母女都感觉隔山隔水似的遥远和漫长,其实也不过时两天的时间。走在家门口那条走了无数次的小路上,我的背影印着温暖印着牵挂。我走的很慢很慢但绝不回头,我把这温暖和牵挂拉的很长很长。

远远近近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里飘着诱人香味,路边人家刚刚贴上的春联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公交车的车厢里空荡荡的,车子在行人寥寥的街上开的很快很快,司机也急着回家过年呢,家里他的妈妈也正在窗口引颈张望等着他回家守岁。下车时我大声对司机说:“新年好!”

新年在我们的盼望中真的来啦

盼望过年
过年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遭遇,可能还是一种境界

留在我记忆中最美好的经历是小学时代在河南农村姥姥家过年的日子。那时候,每次过年都是生命中最激动人心的大事。早早地,刚进入冬天,还没放寒假,我就已经在盼望着过年了。因为,一过年就意味着大人小孩都放假没事儿了,不上班不上学不下地不干活儿,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家尽情地休息尽情地玩儿乐了。当然,我现在已经知道,那只是小孩对生活的误解,可是我至今还非常喜欢这样的误解。

过年的第一个乐趣是人多热闹。我记得有一年的大年初三,刚吃过早饭不大功夫就有亲友来串门,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客人还络绎不绝。二姨三姨姑姥爷舅姥爷姨姥爷表舅表姨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好像全天下的亲戚都在这一天聚集到一起了,中午吃饭时,至少摆了10张桌子,姥姥家五个窑洞那么老大的院子都呆满了人,真有点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样子。令我自豪的是,我在院子里和所有的小孩比赛踢毽子,居然打败天下无敌手。

过年的第二件乐趣不用说就是吃。姥姥把收藏多日的红枣、花生、红薯干和柿饼都翻腾出来,姥爷则把放在院子角落里已经盖上一层厚厚白雪的大竹筐掀开盖儿,露出里面冻得鲜红的软得要化了的烘柿。更不用说中午那顿饭了,那是把一辈子的吃食都放在了一起,有白面烙馍、白面蒸馍、炸油角、素丸子、牛肉丸子、鸡肉丸子、扣肉、小酥肉,还有冰糖莲子百合汤等等。那个时候大人小孩都顾不上客气,一盘菜上桌三口两口就被抢光了。因为大家的的肚子都太空了,在平常的日子里连玉米面饼子都吃不上的。所以,碰上能吃饱的时刻谁都顾不上脸面了。

过年的第三件好事是每个小孩都盼望的,那就是压岁钱。但在那些年里,人们一个比一个更穷,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有一年生产队给每一户人家发了5毛钱,说是让大家过年买盐吃。所以,来的客人虽然多,但真正能给我压岁钱的人其实屈指可数。二姨一般会给我两毛钱,三姨给五毛钱,往往是所有亲戚中给得最多的。其他人多数给五分钱或一毛钱,更多的人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的。即使如此,过一个年下来我差不多会收到将近两元钱,那已经是很大一笔财富了。

对于我来说,过年还有一项独特的乐趣,就是放鞭炮。放鞭炮没什么稀罕的,二踢脚、冲天雷谁没放过?我的乐趣在于玩摔炮。那是一种用两三层纸卷上一些火药和火石做成的小炮仗,捏在手指尖里,用一头儿对准地面使劲一摔,“叭”地一声,随时可以吓别人一跳。姥姥家的村子里就有一家兄弟三人都做摔炮卖摔炮。那时,我家住在遥远的东北大城市沈阳。每当过完年从老家回到沈阳,我就把摔炮的种种乐趣和神秘讲给邻居小孩和学校的同学听,有时候我再给他们讲讲在雪地里用箩筐扣鸟,或用竹篾扎灯笼的经历,他们都闻所未闻,眼馋死了。

玩得太高兴就乐不思蜀,有一天爸爸站在高高的崖顶上喊我,该开学了,明天咱们回沈阳吧,我一下子傻在那里,竟当着一大群小孩的面嚎啕大哭起来。

后来,有了许多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关于过年的人生境遇或体验。

七十年代初,随父母下乡“走五七道路”,在辽宁省昌图县东嘎公社糜场大队过年。那里过年的主要特色是吃粘豆包、酸菜炖粉条,当然还有猪肉酸菜馅的饺子。年轻人晚上没事就打扑克赌博,赌注是香烟或干豆腐(即千张)。从天黑打到天亮,肚子一饿就先把豆腐干吃掉,到最后谁输了谁掏钱就行了。如果是赌的香烟,那么到天亮时香烟要么已经被吸光要么就被倒来倒去的倒成了空纸筒。无论香烟或干豆腐,不在乎输赢,在乎一乐而已。那时过年,也有鞭炮为伴,但身处异乡,不知何年何日是归程,自有一番淡淡的愁思。

就在下乡的那些年里,有一年我回到沈阳,来到原先居住的那个家属院过年。那天晚上说好了是住在韩叔叔家(我们家下乡后韩叔家就从原来的那套房子搬进了原来属于我们家的这套比较大的房子),但是到了晚上五六点钟的时候韩叔叔突然说,他家亲戚来了没有我睡觉的地方了。我虽然已经十七八岁,但毫无社会阅历,一下子浑身冰凉。我到隔壁的王叔叔家去告别。王叔叔是行政干部,平时和我们家交往不多,但他却留住了我。那顿晚饭吃了饺子,我还第一次吃到了早有耳闻未曾见面的山珍“猴头菇”。虽然晚上睡觉是打地铺我还是睡得很温暖。

现在,我好像成了怕过年的人。一个原因是过年就意味着自己又老了一岁,平平淡淡的日子不知怎么就溜走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过年渐渐变得没有了情趣和韵味:城市文明和现代文明都拒绝串门,即使是住在一个家属院的人也不兴串门;再加上许多城市都有不许放鞭炮的禁令,过年就只剩下日历上的意义了。于是,年轻人干脆去过圣诞节去过感恩节去过情人节了。于是,以节日为纽带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就像黄河一样干涸了断流了。

过年是一种情绪的凝聚,是一种情感的融铸交汇,是一种精神的认同,是一种血脉的延续。所以,我很希望能找回儿时的那些感觉:袅袅的炊烟,喧闹的人群,亲友的汇聚,热情的鞭炮,以及带着数千年历史印痕的种种习俗……

我盼望着中国味道的过年的感觉。

年味
春风已徐徐吹来,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已经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与学为伴,与风为友。当春风徐来的那一刻,他伸了伸他的腰,抖起了精神……原来它也在期盼春天的来到。
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有足了的年味,这个年烟花漫天……

雪味

真巧!这个年有雪!
在风中飘飘洒洒,比星星还多,比棉花还白,比流星还美……它好似上帝赐给我们的圣物,因为我们也有和学一样纯洁的心灵。银装素裹,屋顶上的烟囱,天线杆上的鸟影,远方的荷塘……我突然被姐姐的雪球达到了才转过神来,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姐姐还了一个,就这样,一场打雪仗开始爆发了……当我们玩到疲惫不堪以至于倒在雪地里的时候,雪花亲吻着我们的小脸,很凉,很舒服。可就当沾在我衣服上的雪化成了睡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了冷!

火药味

想必大家都清楚,火药味是很难闻的,可是怪癖的我往往觉得火药味很香,甚至是加油站的油烟味,我也一样觉得。
第一颗爆竹响起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要过年了,当几十颗爆竹同响的时候我知道过年了。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我感觉到了这个年有味儿……
可是我们这儿远远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有了这个火药味,就算是一点点我已经满足了。

餐味

夜,宁静。耳边没有爆竹声了,可是热热闹闹地吃团圆饭的声音把我的听觉覆盖了,我的耳朵好似失去听觉了一般……
桌上的丰盛的晚餐应有尽有。年糕啊,水饺啊,烤鸭啊,烧鸡啊……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桌上的老老少少个个都不客气,一会儿工夫就把它吃个精光了。
啊!好香的餐味!

年味=餐味+雪味+火药味。这个年真过火。

过年啦 ! 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 ——过年啦! 整个神州大地在欢腾,全球各地的华人欢度春节。期待春的信息。一缕缕春风送来泥土的芳香,消融的冰雪在阳光下分外灿烂。放眼望去,处处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红,充满了欢乐和喜庆! 披挂上新装,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两边的店铺几乎都关了门,只有寥寥几家大张旗鼓,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货物在门口堆积如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街上空荡荡的,干净而整洁,抛弃了腊月的喧嚣吵闹,人山人海的忙碌场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辆辆摩的、小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还有那大包小包丰富的年货,奔向翘首期盼儿女团圆的父母家,过个和谐幸福年! 通向细长深邃的巷道,一对对春联喜气十足,趣味横生;一个个“福”字遁劲有力,金光灿灿。这大多都是“老年晚阁”,是“年”中最欢乐热闹的地方。一辆辆机动车到此,车上走出了满面春风的儿女;一扇扇大门前大都站着神采奕奕的爹娘。车空了,一栋栋房中飘出欢声笑语;路窄了,占道的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的亲情。 年味浓,最浓是子夜。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一年一顿的特殊大餐——年夜饭。我们河套的年夜饭,特别有风味。什么河套硬四盘,猪肉烩酸菜,各种时令小菜摆满饭桌。一家人开怀畅饮,共叙亲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还温暖了心坎。红灯笼发出火红柔和的光,是那样美丽!在这个美好的团圆之夜里,那万家美丽的灯火,会是多么灿烂的景象啊!,客厅里早就摆好了另一桌。干净透亮的茶几上,被一盘盘干果、水果、糖果占得严严实实,电视机里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节日红装,说着喜庆吉祥的话语,一些往日严肃冷冰的节目也变成了人们喜爱的春节奇闻趣事,逗得众人乐开花。但是,只要八点一到,千家万户的视听会变为同一个节目,那面容会便变成同一种模样。 我觉得,这次春节联欢晚会气势宏大,节目繁多,气氛和谐热闹,十分精彩。既有诙谐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飞扬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丽,诗情画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热情豪放。真是让我大饱眼福!春晚的众多节目中,我唯独喜爱两个节目。《民工进城》、《心里话》。《进城》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勃勃的生气和创新创造能力,让人眼前一亮,把城市中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给人以动感、积极、向上、努力不懈的感受,让人在眼花缭乱的动作之中,对民工有了一种更崇高的敬意。 我想《心里话》定是震动最大的节目,一群乡村娃,一身身土里土气的衣服,一张张质朴的面孔,足以打动人们。也许没有歌舞的热情四射、婉转动听;也许没有相声小品的风趣幽默、妙趣横生;也许没有明星大腕的霸气十足、风风火火的表演,但是一句句话语之后,掌声浪浪、如水如潮,许多人当即洒下了晶莹的泪水。天然弃雕饰,清水出芙蓉。最无邪的面孔和最真挚的话语是最威猛的催泪弹,这种威力和轰动使人们铭记心间。 心思舞动,心潮澎湃,新年的钟声向我们走来,每个人的心被春的美好而吸引着,守岁将迎来春的脚步。夜色如纱,星光灿烂,清风拂面,枯枝萌动,新泥飘香,欢歌飞扬。春在冬的孕育之中,羽翼丰满,即将来临。大地四方无不荡漾着春的气息!歌星的歌喉里多了一分盼春的急切,笑星的笑容里多了一分春的灿烂。春要来了!要来了!秒针轻盈的步子即将送走疲倦的神犬,一声声清脆的钟声将迎来可爱的金猪。 春终于来了,随着时、分、秒针一家的团聚,那爆竹声便如洪水一般挤破浮冰冲击过来了。一朵朵礼花如春笋般涌上夜空,刹那间,天空一片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瑰丽景象。一声声巨响也飘来了,震得屋顶抖落下阵阵雪宵;一颗颗彩球升空,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连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千姿万态美如画。身影如洪水般阵阵如浪,烟火如丛树中万鸟齐翩翩。此消彼绽、此逝彼放,仿佛一卷时时变幻的画,给人以梦一般的感受! 终于来了,下一个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着我们洒下汗水,书写这一个灿烂的“牛”年!

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绚烂,眼花缭乱。孩子还是那么盼望着过年,大人们还是那么忙碌,而我走在烟花灿烂的夜空下,却感觉年味这东西一点点的随年龄而去。

从前,我们都不富,但过年却是那么的有味。我们放了寒假就开始盼望着过年,每天都会翻着日历,数着日子。似乎那是个神圣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开开心心的玩,都可以开开心心的拿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好。我时常在想是否越贫穷的地方的年味越浓,是否该逃往哪个小村落去感受那里浓浓气氛的春节。

从前,还没有现在那么琳琅满目的糖果让你选择,也没有那么丰盛的饭菜让你挑剔,但大家一起围在一桌吃得总是那么得有味,也许这饭菜,糖果的味道也会随着年龄慢慢的消失。现在,生活好了,要吃什么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拨着手指数日子等待过年。少了一种期盼,人也会懒惰很多吧。

从前,孩子到了年关,都喜欢聚在一起玩鞭炮。五毛钱一包,大家玩得不亦乐乎。而现在,个个大年初一都睡懒觉,还得用手机反复的叫。吃饭的时候还拿着个手机玩qq,往嘴里塞几口饭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机小说。也不能说这是手机带来的害处,但这毕竟影响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老人们还未好好和孩子们说会儿话,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个不停,或是电话不断。老人们总是唉的叹气,也许这是时代的进步,必然吧。

从前,没有电脑,没有这个那个的网络游戏,孩子们没处去,聚在一起下下象棋,大人们旁边指导,一片欢声笑语。而现在如何,整天泡在电脑前,各种游戏图标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镜片,紧紧盯着屏幕,一刻不离。许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这么过的吧!

从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起边嗑着瓜子边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了许多的选择,大家思想也开放了许多。三十晚有泡网吧的,有k歌的,有街上闲逛的。也许是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只能提供给大家那十几寸的黑白春晚,但为什么换了彩色的,换了更大的,却少了那么多的年味。

现在,新衣服还有,而且更新潮了;烟花还有,而且更加绚烂;饭菜还有,而且更加丰盛;年三十还有,为什么年味就淡了这么多。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年龄缘故吗,那我宁愿不长大。我走在烟花灿烂下,想想过去,也许那是过去生活的标志吧,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许是该少些东西吧,也许年味就是这其中的牺牲品吧,起码在我眼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聚在一起讨论过年,都会不约而同的谈到年味渐渐变淡了。我想这是的成长的标志吧,这是我们思考身边变化的开始吧,也许我们不该只是一味的议论年味如何如何的淡,我们应该找回童年的纯真的心,用孩子的眼光再次的去发现身边的变化,去感受过年的气氛。

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通讯工具,我们可以有更强大的传播媒体,让年味在这里传播,渐渐撒进我们这些年轻的心灵,但该用我们理智的眼光去遴选那些年味十足的悠久传统,让它们在我们的手里更好的传承,这该是我们的职责吧。

天空烟花还在绽放,我捡起地上遗落的爆竹,用火点燃,想小时候一样抛向空中,“蹦”,一阵响亮的爆炸声散着浓浓的儿时年味。

爆竹声中除旧岁,每岁末,都忍不住狂喜春节将要到来.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它最受重视,它最为隆重.我能领到大笔的压岁钱,吃到好吃的糖果,玩到没有玩过的玩具,看到美丽的烟火.但春节,真的还如以往那样隆重,我还像以前那样渴望它的到来吗?不了.

儿时的春节年味很浓,远在他乡的亲人都会赶着回家过年,带回新衣服,带回糖果,带来压岁钱.那时的夜晚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只有廉价的烟火.但四处都布满了孩子们的笑声,咯咯咯的.

大年三十,一大家子都在一起团年.吃团年饭,丰盛的大餐把年幼的我撑的很饱,却还要被妈妈逼着吃下白米饭,说:"团年饭必须得吃."结果吃的个鼻朝天.饭后大家之,在再一起谈天说地,打打麻将开开心心的等到晚上.

大年三十的晚上总会放两次烟花---春节联欢晚会前后各一次.那时,一家人一起看着春晚,我总想坚持把春晚看完,却总在还没完前睡着,只是睡前仍不忘提醒妈妈十二点前叫我起床,但事实上没有一次我是被叫醒了的.次日又会非常遗憾,抱怨妈妈没有将自己叫醒.

大年初一时,就约着一群小朋友拽着"上缴"后余下的钱悠悠哉哉地逛到街上,编算着哪些钱买烟花,哪些钱买心仪的物品.那时的春节会热闹好多天.

现在我长大了,但过春节时那浓浓的年味却只在记忆中存在了.大家仍然一起吃团年饭,餐桌上的食品更丰富了,只是吃过后就各回各家,不在一起谈天说地了.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似乎已经忘记自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还是为了工作而生活.

晚上,爸爸会买很多礼花回家.礼花冲进苍穹"啪"爆开,接着又一颗跟上来,在天空中炸开.迷乱了天,看花了眼.但孩子们的笑声却少了,我也不愿参与其中了.想这个安检真的合格了吗?如果这个没合格怎么办?不知道是自己安全意识提高了,还是开始畏手畏脚了.

不知道何时,我已经晋升为"晚睡一族",不到十二点是不会睡觉,所以看完春晚已不是难事,但却情愿只身一人呆在一旁看电视剧,也不愿和家人一起看那无聊的春晚了.而爸爸妈妈却去茶馆打牌,弟弟看动画片大家这样等着12点的到来

大年初一的口袋里是装满了压岁钱的,现在的压岁钱不用"上缴".现在的烟花不用自己买,也比以前好看.但却怀念起以前那编算着怎样省钱的日子来.

过年了,但大家伙仍然做着和平常无异的事.爸爸妈妈仍然成天打着他们的麻将,我仍然玩着我的电脑,弟弟依然看着他的电视.大家似乎过着没有彼此的生活,大家只有吃饭在一起,睡觉在家里.

希望能帮到你
现在的过年的年味在哪里?我疑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6
浓浓的年味
盼望着,盼望着,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她在声声鞭炮声中出现,又在大雪纷飞中走来,好像在孩童的脸上绽开,又好像被人们的希望与祝福唤来。

进了小年,奶奶就开始脚不沾地的忙了。扫房子、擦玻璃、炸鱼、炸肉、打酥锅、酱牛肉、采买各种干鲜果品……爸爸心疼奶奶,不断的说“让我来……”奶奶这时得意的摘下她的粉红色小绒帽,笑眯眯的对我们说着买东西时的趣闻和置办年货时的开心。

其实我也是很喜欢过年的,只是不是像小表弟扳着指头细数罢了,谁不喜欢晚上看着美丽的礼花在天空绽放,吃着过年时格外香的菜肴?拿着厚厚的压岁钱,能感觉到它们承载着长辈们对我那深切的爱和沉甸甸的希望 。

嗖-----砰!嗖-------砰!几束礼花在年三十的天空绽放!当天刚擦黑的时候,真正的“年”被鞭炮声唤醒了。随着夜色的降临,整个世界都热闹起来了。孩子们到处在笑着、跑着、闹着、放着鞭炮。大人们呢?正在忙着把美味的饭菜和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中央电视台,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开始-----”随着电视机里发出的这句话,外面突然变得安静了些,他们是像我一样回家来吃饭了吧!

品着央视带给我们的“年夜饭”,外面的礼花把黑夜照的像白天一样。孩子们的笑声,鞭炮的阵阵噼啪声……让那浓浓的年味和着鞭炮的火药味,欢笑声,弥散到大街小巷,千家万户。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整个世界都沸腾了,人们都出来了,欢笑声越来越大,鞭炮声震耳欲聋,人们的欢笑,希望,祝福,交织成了那最古朴,最正宗的年。

“嗖---砰”你瞧,一束金色的菊花在天空绽放。看,又一条银龙直冲云霄。哇,几颗彩蛋又在天空划过……这时候,人们都将疲惫甩在脑后,都被这浓浓的年的气氛感染了……

年不仅是一个喜庆的节日,更是一种中国人对春的喜爱,对新年的期盼。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过了新年,就意味着我长大了一岁,承担的责任也就多了一些。

早上醒来,地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鞭炮纸,像是开满了遍地的红花。今天是初一了,人们都去拜年了。年的喜庆仍旧带给人们欢乐。

年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向我们挥手告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2-17
(以下省略60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