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与迷信扯清关系?欢迎辩论。

都说佛教不是迷信,是文化,是精神寄托。
可现实中,绝大多数信佛的人,都巴不得让高僧给自己算上一卦。
信佛的人,大都希望借助菩萨的法力,给自己治病、旺财、求官。
这不是迷信是什么?
以为披个佛教的皮就能掩饰迷信贪婪的肮脏本性,那是荒谬的。

方舟子没有错!

有的人以为打着科学的旗子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批评一切,
有的人以为打着科学的旗子就可以认为自己是最理性的,
有的人以为打着科学的旗子就可以觉得我信的才是真理。

佛教是文化,但不是纯粹的精神寄托。
所谓精神寄托,大多数是在寄托一个飘渺的未来,而佛教是讲求“当下”的,佛教哲学是一个讨论“当下”,或是讨论“当下也不可得”的哲学,佛教的精神寄托,是将精神寄托在当下,而不是飘渺的未来。

佛教是佛教,佛教徒是佛教徒。
可以说佛教徒是佛教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佛教徒可以代表佛教。
譬如草莓的蒂是草莓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草莓蒂就可以代表草莓,不可以因为看见草莓蒂是绿色的,就妄言草莓都是绿色的。
况且你只看到绝大多数人巴不得算上一卦,为何看不到绝少数人?如果绝大多数的佛教徒可以代表佛教,那么剩下的代表什么?

算卦是佛教所禁止的。
佛陀释迦牟尼,是理性的,他反对算卦风水星象玄学。
菩萨也没有能力给人降福消灾,菩萨只是觉悟且怜悯众生的人,只能指示真理之道,让人走向无苦的涅盘,而不能让人涅盘,佛教相信,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是由自己的业力所决定。佛教正是为反对婆罗门教“神是万能主宰”的理论而生,是与“神操控人”的理论相抗争的。
如果连这种基础性的知识都不知道,也就说明对佛教几乎是不了解的,那么对一个不了解的东西加以评析甚至下结论,是哪里的科学作风?这种行为是反科学的!

至于算卦祈福,
不过是其它宗教的信仰及民间信仰,
佛教寺院不可能像女厕所阻止男士入内一样去阻止那些无信仰者、神教信仰者、迷信者等,况且尽管女厕所阻止男士,并不意味从没有男士入内,何况是大开的佛门,一个毫不阻止人入内的佛门。
当你看到有人在佛教寺院算卦祈福时,并不能说这些人就是反映了佛教,
就像某人到我家做客,你看见了他,没有看见我,不能说他就是这个家的主人。

还请多了解佛教以后,再发表言论。
一个理性的信仰,虽然不仇视狂妄的批判,却更喜欢严谨科学理性的分析与评论。

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请多指教,不过世事繁忙,若有来函未及时复信,请海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2-10
真正信佛的人不会去找人算卦
真正明白佛教本质 真念的人不会像你说的那样希望借助菩萨的法力旺财 求官 治病什么的
真正信仰佛教的人 心里纯净的很 心无杂念 心若止水 你可能没有接触过真正的佛教
佛教第一步 就是放下 这是无所求 澄净心灵的第一步 过不了这一步 怎么能算是佛教呢

佛教讲求 普度众人 所以才会有众人去参拜佛菩萨
佛教的角度 佛菩萨希望普度众人 帮助众人 而念经念咒语是一种帮助人的途径
而参拜者呢 他们则是一种期盼 希望是 有所求的
所以只能说他们是信仰佛教 这不是迷信 这是信仰 是一种希望和力量
换句话说 你可以讲 那些对佛菩萨有所求的人 是迷信的 但 佛教本身不是迷信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2个回答  2011-02-10
当自然有人的时候 困惑就产生了 解释困惑的神随后出现了 哲学开始质疑神 科学已经否定神 小时候我们以为父母是神 长大后我们是父母的神 年老后儿孙是神 如果科学是理性的 佛学是感性的 理性立足现在谋未来 感性着眼来世虑今生 理性就会佚而有终 感性就会劳而无功 有时理性多一点 有时感性多一点 有时兼而行之 只知其一的 就好像水里的鱼怎么能知道岸上的事呢 没有科学的时候神解疑答惑 科学的今天神是心灵的寄托 没有神人类不会从婴儿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没有今天的科学也无以决嫌定疑 所以说王菲和方舟子都没错 但是都只对一部分 佛论天上事 科学讲人间情 如果佛是梦 科学是醒 那不妨做个梦至少不会失眠 如果佛是杯子 科学是水 那水还是要喝的因为我们会渴 梦利于心 水利于体 有心可以保终 有体可以图始
第3个回答  2011-02-10
现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他一直信奉上帝。
爱因斯坦曾经对宇宙的奥妙和神秘发出惊叹,并且说出他那句很有名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爱因斯坦试图把他关于信仰的这些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1930年夏天,他在卡普思航海和反思期间,创作了他的信条《我相信的》(WhatIBelieve),概括了他想要为他的“宗教信仰”作出的解释:“我们可以经历的最美好的情感是神秘的。那是站在所有真正的艺术和科学摇篮里的最根本的情感。谁对这种情感陌生,谁就不能敬畏地去想,去全神贯注地站立,就像死亡了一样,如一支熄灭的蜡烛。要感觉我们经历的事情背后的东西,一些是我们的思维无法抓住的,里面的美和崇高只有通过间接的形式传达给我们,这就是信仰。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来讲,我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者。”

所以,王菲并没有错,有错的是方舟子,一个心智不全、唯我独尊、无比正确的科唬跛子。
第4个回答  2011-02-11
方舟子绝对有错!(为避免犯口业,此处略去八万四千字)。
支持王菲(我绝非王菲粉丝,仅因同行)
胜乐金刚的回复十分到位,小弟就不献丑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