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起源是什么?

非IQ题

起源过程

编辑

人类起源(6张)

理论上将人类起源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古猿阶段;亦人亦猿阶段;能制造工具的人的阶段。后阶段包括猿人和智人两大时期;它们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 [1]  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从猿到人的过渡

人类起源于新生代,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猿类从猴类分出,是在第三纪的渐新世。

古猿化石的发现

   

名称

   

发现时间

   

首次发现地点

   

生存年代

   

备注

   

原上猿

   

1911年

   

埃及法雍

   

3500万-3000万年前

   

已知的最早的古猿

   

埃及古猿

   

1966-1967年

   

埃及法雍

   

2800万-2600万年前

   

森林古猿

   

1856年

   

法国

   

2300万-1000万年前

   

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

   

腊玛古猿

   

1932年

   

印度北部西瓦里克山地

   

1400万-700万年前

   

被认为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的生物

   

南方古猿

   

1924年

   

南非汤恩

   

二三百万年前

   

已经可以确定的从猿到人的过渡期间的生物

   

在漫长的时间里,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的飞跃,它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结束,人类的发展进入了完全形成的人的阶段。 [2] 

最早的人属

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制形态仍在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一是分为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三个阶段,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另一种是把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的人与不会制造工具的南方古猿区别开来,单独列为一个阶段,称为最早的人属,其后的阶段分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两者相较,后者比较妥善。

最早的人属成员,一般是指直立人之前的人类,首先是“能人”。能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80万年前。能人化石最早是1960年起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陆续发现的。

1972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150多块碎片,定年为290万年前。由于这个头骨没有突出而相连的眉脊,所以它在进化系统中的位置还有争议。

从1974年开始,英国人类学家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1978年在莱托利尔地层中发现了留在火山凝灰岩中的人类足印,年代测定为380万年至360万年前之间。足印属一大一小两个个体,圆形的足跟,大足趾与其他四趾并列位于足前方,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莱托利尔地层的化石可能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人属化石材料。 [3] 

直立人

直立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或150万年前至30万或20万年前。

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从800毫升到1200毫升,脑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最大特点,一些人类学家认为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直立人身高平均为160厘米,比南方古猿增加很多,其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说明原始人类发展到这一阶段,其直立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1890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立尼尔附近发现的。1892年又在同一地方发现一根与现代人相似的大腿骨。

1929年,中国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

直立人的化石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我国发现的直立人已有十多次,除北京人外,还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县人等。 [3] 

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生活与距今25万年至4万年前。

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其脑容量达1300-1750毫升,但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颏部不明显等。一般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而来的。

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因此过去曾把这一阶段的人类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3] 

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指距今四五万年前至一万年前的化石人类。

晚期智人的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颏明显,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已没有多大差别。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洲也有发现。

1868年在法国发现的克罗马农人是最早被发现的晚期智人,体质形态很像现代的欧洲人。

非洲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我国发现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显示出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些具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化石,说明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人类学者把现代人类分为三大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 [4] 

假说

1.进化说

2.次元说

3.生命说

4.能量说

5.基因说

6.细胞说

7.神话说

8.外星说

9.海洋说

10.动物说

11.人是太空人的后代

12.海陆双祖复合说

13.外星人与古代森林猿的结合

14.人类是被制造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些说法,比如:1.呼唤而出 2.原本存在 3.植物演变 4.泥土制造

推测

科学家表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根据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这意味着颌口动物包括数万种健在的从鱼到鸟在内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棘鱼属存在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开始各自进化前的时期,这个血统最终延续到人类生命中。科学家已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现棘鱼属化石。和其他棘鲨相比,它相对较大,足有1英尺(约合0.3米)长,它们有鳃,而不是牙齿,长着一双大眼睛,以浮游生物为食。

颌的出现在脊椎动物发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在生存斗争中,食物是决定动物能否生存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剖学和古生物学不但证明了颌是由鳃弓变来的,而且还能确切指出是由哪对鳃弓变来的。因为虽然鳃弓的形状相同,但支配每对鳃弓的神经是不同的,例如头甲鱼具有10对正常鳃弓,其中最前面的两对为三叉神经支配,第3对为颜面神经支配,第4对为舌咽神经支配,第5对以后各对鳃弓均由迷走神经支配。而在鱼类通常有5对正常鳃弓,其中前面的一对为舌咽神经支配,后面的其余4对由迷走神经支配。而支配颌和舌弓的神经恰巧分别是三叉神经和颜面神经。这个事实不是也证明了颌是鳃弓变位、变形改造成功的吗?事实上解剖学证明同鱼类一样,所有有颌脊椎动物的颌都是由三叉神经支配的。例如患有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有时牙齿并无毛病,但却会感觉牙齿部位疼痛,原因就是因为颌部的神经属于三叉神经。于此可见所有有颌脊椎动物的颌都是由三叉神经支配的鳃弓改造成功的,或者按照头甲鱼的情况,更确切地说,是由三叉神经所支配的两对鳃弓中的后一对鳃弓发展来的。颌的来源的一致性,也正说明有颌脊椎动物有着同一起源。

起源地

编辑

发源地之谜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

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古人类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正确的回答。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真人是以制造工具为标志,真人出现以前的人类祖先,科学家们称之为“前人”。直立是前人从人猿共祖主干上分离的形态学标志,他从主干分离的地区可谓人类最早的摇篮。真人不断演化发展,最后成为现代人,同时形成现代不同的人种,这个进化过程完成的地区便是人类演化最后的摇篮。

在探索人类起源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前提,即人类是一个生物物种,他只能有一个祖先,不可能是多个祖先。不能说黑人有一个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个祖先。因为不同的物种之间虽能婚配,却不能生育后代,只有同种能育。如果我们主张人类多祖论,就会在生物学上犯常识性的错误,已证实了人类多祖或多元论是违背科学常理的。

人类从人猿主干上分离,究竟发生在哪一地区?是在非洲,然后走进亚洲,还是开始就在亚洲?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一直是古人类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1924年在非洲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发现了一系列的人类化石,这一系列的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相比之下,亚洲出土的化石很难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大部分古人类学家都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可能性较大。

非洲

非洲是人类的摇篮首先是由达尔文提出来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作了大胆的推测。另一位进化论者海格尔则在1863年发表的《自然创造史》一书中主张人类起源于南亚,还绘图表示现今各人种由南亚中心向外迁移的途径。此外,还有中亚说、北亚说以及欧洲说。由于人类的摇篮随人类化石的不断出土,而摇摆于各洲。

欧洲

欧洲,特别是西欧,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从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个个体,其中包括猿人阶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发现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们打开地图一看,欧洲布满了古人类的遗址。而当时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亚洲其他地区和非洲还没有找到过古人类遗址。还有,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也出土于欧洲,即1856年在法国发现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纪20年代“辟尔当人”的骗局喧嚣一时(辟尔当人被有些学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称他为“曙人”。最后被揭露,所谓“曙人”,原来是来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头骨和一个现代猿类的下颌骨凑合起来的假品),所以当时许多人认为人类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欧。但随着亚非两地更多人类化石的发现,人类摇篮欧洲说才逐渐退出了舞台。

北京人

北京人复原像(4张)

“北京人”的发现不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亚起源说更加风靡一时。1887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哇,抱着寻找早期人类化石遗骸的热望,来到印尼的爪哇岛,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个名叫垂尼尔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颌残片,次年又发现一具头盖骨,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号头盖骨。1892年,又在不远处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这些材料后,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而且正是人们要寻找的人与猿之间的“缺环”。

爪哇直立猿人的发现使南亚说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发现却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最强烈的反对来自教会。教会坚持说,人类的祖先应是亚当,怎么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和演化》一书中,列举种种理由鼓吹中亚高原是人类的摇篮。其理由,一是中亚因喜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环境变得不适宜生存,但对动物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所以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进人类的形成;二是哺乳动物的迁徙规律常常是最不进步的类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强盛的类型则留在发源地附近继续发展,因此在离老家比较远的地区反而能发现最原始的人类。当时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与这一假说正好吻合。

1927年,中国发现“北京人”化石,之后相继发现了“北京人”制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遗迹。

1930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刘易斯在印巴交界处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块上颌碎块,该标本从形态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点,他便借用印度一个神的名字“拉玛”把它命名为“拉玛猿”。但由于当时他人微言轻,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学家皮尔宾姆和西蒙斯对林猿类26个属50多个种作综合研究时,注意到拉玛猿形态上的似人特点,认为它可能是人类这一支系的祖先类型,并将它从猿科中转到人科中,人类起源南亚说再度兴起。然而随着非洲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大量涌现,使人类起源非洲说重新崭露头角。

东非地区

正当人们左右徘徊时,东非的化石发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从1931年起,英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利基就在东非大裂谷一个名叫奥尔杜威峡谷的分支部分进行发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们是用河卵石或砾石简单打制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谁是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妇在这里搜索了20多年,终于在1959年7月的一天发现了一具南猿头骨。它比南非粗壮南猿还要粗壮,学名为“鲍氏南猿”,一般称其为“东非人”。通过种种理化测年法测得他的生存年代为距今170万年。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

“东非人”及“能人”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东非地区一系列重要发现的序幕,而且将作为“缺环”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跃升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类的先驱者。”以利基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据此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

进入70年代,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和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后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腊、肯尼亚和我国发现了大量的古猿化石。虽然它们名称不一,但基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的属西瓦猿型,小的为拉玛猿型,而且往往两者并存。经过各方专家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并非不同的种属,而是雌雄个体而已。既然拉玛猿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种属,焉有人类祖先之说?人类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玛猿”而明朗过,现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人们了解自身起源的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人类学的发展,不仅从微观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与其他灵长动物,特别与大猿类密切的血缘关系,而且依据遗传物质的变异度,可以推算出它们分化的大致时间跨度。原先认为人和猿分离的时间大约为距今2000—2500万年间,而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万年间!

鉴于此,新的人类演化概念产生了,由此也决定了探索人类的发祥地不能再依据旧说行事。由于非洲大量涌现的南猿和早期人属化石,人类早期阶段的复杂图景终于开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学说理论

编辑

达尔文理论

在达尔文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时,当时少见化石证据。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发生了改变。在南非盛产金钢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个名叫塔恩的地方,那里有许多采石场,在采石时经常发现哺乳动物化石。1924年曾发现一具幼年猿类头骨,后经解剖学教授达特的研究,认为它人形态介于人和猿之间,遂将其命名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兰士瓦地区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发现一个成年个体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罗姆特莱伊采石场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颌骨和头骨碎片,南猿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认同和重视。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还是“最接近人的猿”,学术界仍有争议。解决争议的关键是南猿能否制造工具。虽然人们曾在发现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时还有进步类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制造者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此外,由于南猿化石出土层位不清,故南猿确切的生存年代还一时无法搞清。

自1924年找到首个幼年南猿头骨以来的70余年,在非洲有不下20个地点发现了最早阶段的人类化石。1974年,由美国古人类学家约翰逊领导的多国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了一具保存40%遗骸的被称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过300万年,以后被订名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区还曾发现一处埋有13个阿法南猿个体的骨骸,为此有人将之称为人类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类化石重要发现接连不断。1992年,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拉米斯发现距今440万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为“始祖南猿”,经过进一步发掘与研究,更名为“始祖地栖猿”。1996年,来自13个国家4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区,找到了距今250万年的南猿化石。由于它在形态上混杂着接近人和许多不同类型南猿的特点,被认为是连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属之间的一个新种代表,被订名为“惊奇南猿”。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比福拉地点,则相继发现了阿法南猿、鲍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号人”的头骨化石。后者最后被订名为“卢道尔夫人”,距今年代为190万年,并被认为是人属中的最早成员;在湖西岸,1985年曾发现有一具距今250万年的头骨,被命名为“埃塞俄比亚南猿”,他是粗壮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点发现的距今410万年的原始类型南猿化石,被命名为“湖滨南猿”。令人瞩目的是,它们的下肢骨显示出直立行走的特点,而上肢骨却仍保留着上攀援的特点。这表明分子生物学所推测的距今500万年人与猿分道扬镳可能是对的。据目前所拥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类的发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地区。

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

早在1907年发现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视作欧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过渡的类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区,发现了80多件人类化石,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78万年以上,被认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格鲁吉亚东南边境一个名叫德玛尼西的地方,发现了一具保存完整齿列的下颌骨,形态呈直立人型。以后又发现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据古地磁年代测定为距今180万年,故德玛尼西人被认为是非洲以外已发现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欧洲最早的人化石。

以色列出土的尼人类型的古人类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制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内有一条约旦河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这里发现乌贝蒂亚旧石器时代遗址。从该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器,据古地磁法测得距今年代约在150万至100万年间。有些学者认为这个遗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遗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刚从“能人”演化而来的早期直立人。

我国在近半个世纪也发现了大量有关人类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云南开远发现古猿以来,70年代和80年代在云南禄丰和元谋又相继发现古猿化石,可分大小两种类型。有些学者认为大型者可谓西瓦猿型,小型者属拉玛猿型。拉玛猿作为人类远祖的论点其时在我国正风行一时,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人类远祖已在中国找到,便将小型古猿命名为“中国古猿”,以表达人类起源于中国的美好愿望。然而随着科学界对拉玛猿属性认识的变更,国内有些学者将云南不同地区的古猿归属到一个新属,即禄丰猿属之内。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们只是云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亚种。

60年代,陕西蓝田公王岭和云南元谋大那乌发现了直立人类型的蓝田人和元谋人,他们距今年代超出100万年,后者甚至达到170万年,成为目前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化石。但遗憾的是,元谋人化石目前仅限于2枚上内侧门齿,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胫骨,而在非洲发现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却有完整的骨架。虽然曾经有人将湖北建始地区发现的几颗化石牙齿看作是与南猿类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获得学术界的承认。

1989年在湖北郧县找到2具原始人头骨化石,一开始又将其归于南猿之列,修理后发现乃属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县及1993年在江苏南京也发现了直立人型头骨化石。虽然对于它们的年代说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万年。

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县龙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门齿和一段下颌残块,同时还宣称出土了有人工痕迹的石制品。一开始它们被部分学者鉴定为直立人型,后来国外学者介入,认为与直立人形态差异大,而与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并进一步测定了其年代为距今180万年以上,甚至超过200万年。

进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并且这些化石构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演化体系,而亚洲地区出土的化石很难与它相提并论。相较而言,非洲似更有条件作为人类的发祥地。古人类学的研究还表明:能人/卢道尔夫人具有较大的躯体和较重的脑量,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较高的智能,不仅已能制造工具,很可能还有较紧密的群体关系。加上新世时期古气候的变化,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哺乳动物的迁移,由此带动了古人类群的迁徙。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后期汇成“走出非洲”的假说。部分学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万年至180万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进入亚洲和欧洲。以色列的乌贝蒂亚、格鲁吉亚的德玛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国的“巫山人”诸遗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类迁徙途中的遗迹。以后,非洲的能人/卢道尔夫人演化为匠人,而在亚洲则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构想出另一种过程,即非洲早期人类首先迁徙到亚洲,演化为直立人后,又返回到非洲,并迁徙到欧洲。不过“走出非洲”尚有另层意思,即现代类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迁移到各洲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多万年前,即所谓“夏娃说”。

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国距今150—200万年的古人类能站稳脚跟,更是当务之急。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在发掘和研究元谋西猿时,认为在元谋盆地小河地区豹子洞篝发现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岂不是人?故将之订名为“东方人”,并将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万年前。而在同一地区的蝴蝶梁子发现的一具幼年头骨,鉴定为拉玛猿型,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宣称在地层中也找到了“石器”,将之更名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为距今400多万年前,并进而构筑了“开远拉玛猿”——“禄丰拉玛猿”——“蝴蝶拉玛猿”(或“蝴蝶人”)——“东方人”——元谋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畴人、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当完整的系列。鉴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但遗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学术界已抛弃拉玛猿是人类远祖的观点。后经研究,所谓“蝴蝶人”的“石器”原来是天然石块;而“东方人”的石器,后来被证明是地表上拣来的,而且时代甚晚。

1997年,我国启动了寻找200万年和更早时期人类的“攀登项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获甚微。后来在安徽繁昌发现了距今200—240万年的石制品和骨器,发现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积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学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此外,光有石器还远远不够,它只是间接证据,关键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县上新世地层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万年的石器,这远远超过了非洲发现的不超出260万年的界限,并认为这是对人类非洲起源论的一次挑战。但该标本发现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费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4
1、人类起源于外星人与猿人的混血儿:文明通过宇宙各恒星间的彗星传递有机物,有机物到各行星间,通过液态物质媒介组合,形成更复杂的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光与大气土水物质组合转换形成单细胞动物,然后进化多细胞动物,鱼、海洋动物、陆地动物,进化含猿人,但外星人一部猿人基因进行改造,或与猿人杂交,再进化从而形成我们现在的人类,可以说我们是外星人的后代或者与地球猿人杂交的混血儿。
2、玛雅星人的来历:玛雅星人把金星作为中转站后来到地球。玛雅星人非太阳系文明,而来自银河系恒星中的行星,1988年,前苏联的一艘无人航空探测器在穿过金星表面浓密的大气层时,拍下了一组照片,赫然发现金星上大约有2万个古代城市遗迹。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了无数人的兴趣,一时间金星上面有无生命和外星人的研究和推测便纷至沓来。金星不是“玛雅星人”的故乡或发祥地,它只是“玛雅星人”的一个中转站,或者只是“玛雅星人”的一个采矿基地。“玛雅星人“的故乡是比金星更遥远的星球。远古时,玛雅星人来到金星采矿,并在金星上建造了大约两万个城市,后来,他们完成了采矿任务完成后或金星遭遇行星撞击环境恶化,玛雅星人全部离开了金星,于是在金星上留下了两万个古城遗址。其中一部分玛雅星人飞回他们的故乡,另一部分则被派到了地球。有人猜测,这些玛雅星人很可能是美洲玛雅人最早的祖先。美国学者克瑞希·乌姆兰特和艾利克对古代美洲玛雅文化的奇异现象和“不可解的谜”,结合现代宇航和考古方面的发现,通过分析推论,猜测古代玛雅人的最早祖先是来自另一星系的“天外来客”,最先驻足于金星,并派遭一部分人到地球上采矿。金星在2亿年前气候不适宜生存,这支采矿队被迫留在地球上。经过漫长的岁月,这支遗留在地球上的外星人不断繁衍生息与地球猿人杂交,最后演变了古代玛雅人。
我们知道古代玛雅人对行星运动有着极精密的研究,其中特别重视对金星的研究。他们知道金星的运行周期为584天,分为四段:晨见236天,伏90天,夕见250天,伏8天;并且知道五个金星会合周年的和等于8年。古代玛雅人已经能把恒星和五大行星(金星、火星、本星、水星、土星)区别开来,在《巴黎抄本》中还列举了黄道带上金星等一些行星的名称和位置等 。古玛雅人推算出卓尔金年260天,算出地球是365.2420天(今天的准确计算是365.242 2天!)。
现代的史学家、天文学家一般把玛雅人的卓尔金年当作他们的宗教祭祀年,1年一共有260天(有260个不同的名称和顺序),划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他们的这种年历一般被认为是为他们定出举行宗教仪式的时间而制定的。同时玛雅人也用365天(地球的公转周期)计年,他们将这种有别于宗教年的历法通称为“民用年”,1年划分为18个月,1个月20天,外加5个天名日。
而在秘鲁与玻利维亚交界线的安第斯山区,有一个古代蒂亚瓦拉科文化遗址,其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是名叫“卡拉萨塞亚”的建筑,许多石像上刻有天文标记或远古星空图案。西方著名学者路易斯·波威斯和雅克·伯杰及其他许多专家认为,在非常遥远的古代,来自金星的“天外来客——外星人”,曾在的的喀喀湖畔居住过,创造了这里的奇迹。湖畔的“太阳门“上描绘了“外星人”形象,湖畔的巨大石像上精确地记载着27000余年前的星空图。
3.玛雅人讲述的地球5个文明:第一个太阳纪是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 ART(根达亚文明),超能力文明,身高1米左右,寿命300岁左右,男人有第三只眼,翡翠色,功能各有不同。有预测的,有杀伤力的等等……女人没有第三只眼,所以女人害怕男人。但是女人的子宫有神的能力,女人怀孕前会与天上要投生的神联系,谈好了,女人才会要孩子。根达亚文明毁于大陆沉没,但是很少有资料提到过根达亚文明,所以没有什么现代的理论依据。
第二个太阳纪是伊厄科特尔Ehecatl(米索不达亚文明),米索不达亚文明是上个文明(根达亚文明)的逃亡者的延续。但是人们把以前的事忘却了,超能力也渐渐消失了。在根达亚文明里面,男的有第三只眼睛,可是到了米索不达亚文明男人的第三只眼开始消失。他们对饮食特别爱好,发展出各色各样的专家,所以又被称为饮食文明。米索不达亚文明发生在南极大陆,毁于地球磁极转换。但以上只有少数资料有提到过,没有什么现代的理论依据。
第三个太阳纪是奎雅维洛Tleyquiyahuillo(穆里亚文明),玛雅人所推测的地球上的第三次文明,也称生物能文明。是上个文明(美索布达米亚文明)的逃亡者的延续。米索不达亚文明的先祖开始注意到植物在发芽时产生的能量,这个能量非常巨大,经过一个世纪的改良发明了利用植物能的机器,这个机器可以放大能量,该文明毁于大陆沉没。但以上只有少数资料有提到过,没有什么现代的理论依据。
第四个太阳纪是宗德里里克Tzontlilic(亚特兰蒂斯文明),(光的文明)继承上个文明,这里用继承,不用延续是因为,亚特兰蒂斯来自猎户座的殖民者。他们拥有光的能力,是火雨的肆虐下引发大地覆灭。早在穆里亚文明时期亚特兰蒂斯就建立了。后来这两个文明还打核战争。
第五个我们存在的文明 (情感的文明)会使用情感,于2012年12月冬至灭绝 展望新时代 根据玛雅人的长历法 (Long Count Calendar),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此后,人类将进入与本次文明毫无关系的一个全新的文明。
下面就是玛雅人的五大预言
第一个太阳纪是马特拉克堤利MATLACTIL ART,最后唯一场洪水所灭,有一说法是诺亚的洪水。
第二个太阳纪是伊厄科特尔Ehecatl,被风蛇吹的四散零落。
第三个太阳纪是奎雅维洛Tleyquiyahuillo,则是因天降火与而步向毁灭之路,乃为古代核子战争。
第四个太阳纪是宗德里里克 Tzontlilic,也是火雨的肆虐下引发大地覆灭亡。
第五个:玛雅人说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关于第五个预言不准的原因:玛雅人的确很伟大,但是这些预言我还是不大相信 , 还有很多人说前四个都实现了,我不这么认为 第一个只不过是传说而已。是不是担心第5个预言成真?依照玛雅文明的历法,一年为18个月,一个月20天,5天的禁忌日,所以根本不可能出现21日这一天,这里的2012年12月21日我估计是那群所谓的科学家换算过来的。
我看到的资料好像说是玛雅也不是说这天是世界末日,只是说从这天后世界将进入一个新的格局或者形式(也许那天之后有外星人造访什么的),也有可能他们只是把历法推算到这一天,然后那群人就说,怎么这天后面的日子怎么没出现,是不是着这天就是世界末日了。
我的看法是玛雅文明也许有提到这天是个比较特殊的日子,而世界末日则是我们自己弄出来的,因为有什么比世界末日更特殊的了。
考古学家又将苏美尔人与玛雅人的文化进行结合,才有了所谓的世界末日。其实这与玛雅人的日历算法有很大关系,在玛雅人的算法中,12月只有21天,因此2012年12月21日,只是玛雅人推算出的最后一天,其实这就像我们每年的日历一样,用完还要买新的,因此并非真的是世界末日。
不过,虽然玛雅人记载了以上这五种文明,很多人都认为或许只是玛雅人的一种神话传承罢了,因为在现代看来,这几种文明似乎都不太像“地球人”。不过,即使玛雅人记载的真的只是一种神话,他们轮回的观点其实也并没有错,一切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自然规律,就拿地球来说,之前的几次生物大灭绝,不都等于是推翻重来吗?所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即使我们真的是初代文明,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就可以永远不会消失。大家认为呢?
4.传统人类起源说,进化与劳动产生了人:1 9世纪,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经过一番激烈的学术和宗教的大争论后,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在以后的岁月里,古生物学家通过对古生物化石的研究,在达尔文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人类起源说。他们认为,人类是古猿经过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进化论的前提条件不存在达尔文创建的整个人类进化学说,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气候的巨大变迁使森林大片消失,类人猿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就从此开始了。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整个人类进化体系就不能成立。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南方古猿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露露”的化石就在此处发现。因此,东非大裂谷自然环境变迁,成了支撑人类进化学说的关键。科学家称,500万~12万年之前,由于东非气候突然变冷,大片的热带雨林消失了,这就迫使人类的远祖——南方古猿从树上下到开阔的大草原,从四肢攀缘到练习用两足行走,于是乎人类产生。
第2个回答  2019-09-14
当然是猿人
自人类走向文明以来,全球科学界对生命和人类起源的说法争论不休,至今还没有一种理论具有绝对的说服力。人类起源问题是科学界研究的一大难题,因为人类起源所涉及的科目很广,它与天文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海洋生物学、哲学、逻辑学、唯物论、进化论、考古学和地质学等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较为接受的达尔文进化论,在实践中基本得到证实,但有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难以解答的问题,如单细胞的由来、动植物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以及生命带等。
  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目前在世界上涉及的科目很多,都是围绕着生命起源,各自站在本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而本论文是从宇宙的宏观上、从物质的运动上、从进化的角度上、从人类的实践上,综合分析生命起源之迷。因为生命不单纯是地球的生命,而且是宇宙的生命。过去研究生命和人类起源的科学家,大多数是站在地球的角度来研究生物的起源。人们应该明白,地球是太阳系其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里所有的行星都是受太阳控制的,因而,地球是与整个太阳系的物质运动变化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目前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物种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有些甚至上百万年的进化史,各类物种已经增加了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如今,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的生物,都是在优胜劣汰中生存能力特强的佼佼者,都是各类物种经过不断进化的悠久历程所形成阶段性的生态体现。过去的研究,由于部门分得太散,把围绕研究生命起源的相关联系以不同的专业分隔开来,这样,处于局限性而无法寻找出生命起源的明朗性说法,我们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才会有新创造。这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命和人类科学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第3个回答  2005-12-25
人类起源方面的资料
关于人类将来会变成什么模样,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科学家总结过去的历史,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推测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古人类学家也希望找出我们祖先发展演化的规律,从而推测未来发展的前景。迄今所知的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祖先与其他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样都是通过生物进化的漫长过程从低级走向高级才发展成今天这样的。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人类遗传基因不断地产生变异,环境的改变使得带着有利基因的个体有着更多生存与繁殖后代的机会,不能适应环境者遭到灭亡,自然选择引导着人类演化的方向。但是1968年日本分子生物学家木村资生提出了”分子进化中性假说”,主张自然选择只把对环境很不适应的很”坏”的基因淘汰掉,而”好的”、”不好不坏的”或只是有点”坏的”变异都同样被保留下了,生物向何方发展更多地决定于偶然的机会。因此对生物进化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尽管如此有一点还是肯定的:我们的遗传物质的变异和环境的变化都是决定人类如何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无法预料我们后代的基因会产生哪些变异,也无法知道环境会有何等的改变,更不能预见未来的机会将会如何,因此总的来说我们无法预测人类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尽管如此我们仍旧禁不住要对未来进行这样和那样的推测,以下是我们对人类未来的粗浅推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5-12-25
人类起源与进化分为早期猿人(早期直立人)、晚期猿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而猿和人的区别主要不在制造使用工具,因为众所周知黑猩猩也会制造使用工具,所以定义人跟猿的界线准确地说应该是会制造工具,并且一直用两只脚直立行走。

而元谋人属于早期猿人,也就是早期直立人,并且在元谋人遗址,已经发现了17件石器、大量的碳屑和两件烧骨、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元谋人已经会使用火,并且会制造骨器和一些简单的石器。

所以,元谋人当然是我国境内目前确定的最早的人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