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我是贵阳的,准备参加今年的物理竞赛
这次竞赛对我很重要,我希望可以得一等奖

请问一下:
大概多少分或者多少名才有可能是一等奖
考试的题目偏向于哪个方面
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或者做些什么题目

谢谢了~~

初中物理竞赛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RuD5cWWPYARejzGmaf_Xw

?pwd=wfq6 提取码: wfq6    初中物理竞赛|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义|87—18年上海市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试题|07-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全套打包)|专题22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20 生活用电-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9 电与磁-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8 电功率-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7 欧姆定律-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6 电压与电阻-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5 电流与电路-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4 内能的利用 热机-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专题13 热和能-2007-2016十年初中物理竞赛分类解析.do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03
竞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1991年2月12日经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通过、1997年2月17日修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的正式批准。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第二条 全国中学生物竞赛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竞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比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提高翱扩展。
第三条 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竞赛者主要是在物理学习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竞赛应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竞赛活动主要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要搞层层选拔,不要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四条 学生参加竞赛主要依靠学生平时的课内外学习和个人努力。学校和教师不要为了准备参加竞赛而临时突击,不要组织“集训队”或搞“题海战术”,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体健康。学生在物理竞赛中的成绩只反映学生个人在这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水平,不应当以此来衡量和评价学校的工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和副主任 由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委任。委员的产生办法如下:
1.参加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1人;
2.承办本届和下届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推选委员3 人;
3.由中国物理学会根据需要聘请若干人任特邀委员.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主任和副主任组成 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竞赛委员会职权。
第六条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领导下,设立命题小组、组织委 员会和竞赛办公室等工作机构。
命题小组成员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聘请专家和高等院校教师 担任。
组织委员会由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与有 关方面协商组成,负责决赛期间各项活动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组织委员会主任兼任本届全国竞赛委员会副主任。
竞赛办公室是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处理 有关竞赛的日常事务。
第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在地方科协领导下 与各有关方面协商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 会(以下简称地方竞赛委员会),负责组织和领导本省、自治区、 直辖市有关竞赛的各项活动。地方竞赛委员会受全国竞赛委员会指导,但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具体情况,在决定有关预赛和复赛的各项工作安排时,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第三章 竞赛程序
第八条 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组织赛场和评定成绩。竞赛时间为3小时。
第九条 预赛成绩优秀的学生可参加复赛;复赛的笔试题由全国竞委会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满分为160分,笔试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由地方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定成绩,满分为40分,实验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的日期、地点和组织办法由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参加复赛的人数不得少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人数的5倍。[1]
第十条 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学生复赛的总成绩,择优推荐3名学生参加决赛。对于在上届竞赛中成绩较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予奖励名额,凡有1名学生获一等奖,就奖励1名.在当年举行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银、铜奖的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凡有1名学生获奖,也奖励1名。一省所得奖励名额总数以4名为限。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的名额可增加3名。
地方竞赛委员会如认为有必要,可在复赛之后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加试,以复赛和加试的总成绩作为推荐的依据。加试满分不超过30分,加试人数不得超越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推荐人数的2倍。决定进行加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加试办法应经地方竞赛委员会讨论通过,上报全国竞赛委员会备案,并在复赛前向全体参赛学生明确公布。若参加决赛的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他们采取临时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定成绩。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竞赛时间各3小时。理论笔试满分为140分,实验满分为60分。在评定一等奖时,可对部分学生增加口试,口试满分为40分。在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时,口试成绩不计入总分。
第四章 命题原则
第十一条 竞赛命题要从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但题目的内容不必拘泥于现行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竞赛题目既包括理论笔试题,也包括实验操作题;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利于促进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物理。
第十二条 预赛、复赛和决赛命题均以全国竞赛委员会制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为依据。
第五章 报名手续
第十三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学年举行一次。在校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赛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
第十四条 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按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要求书面向全国竞赛委员会办公室集体报名。
第六章 奖励办法
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只评选个人奖,不搞省、地、市、县或学校之间的评比。根据决赛成绩,每届评选出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给予奖励。在举行决赛的城市召开授奖大会,颁发全国中学 生物理竞赛获奖证书、奖章和奖品。
第十六条 对于在预赛和复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全国竞赛委员会设立赛区(以省、市、区为单位)一、二、三等奖,委托各地方竞赛委员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奖励名额根据参加预赛的人数按全国竞委会规定的比例确定。赛区一、二等奖的评定应以复赛成绩为准,对于赛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均颁发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署名盖章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赛区获奖证书“。
地、市、区、县及学校,对在预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予表扬,以资鼓励;也可以颁发有纪念意义的奖品。
第十七条 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要适当,不宜过多。
第十八条 对在决赛中获奖和获赛区一、二等奖的学生的指导教师,由各地方竞赛委员会确定名单,以全国竞委会名义给予表彰,发给荣誉证书。
第七章 经费
第十九条 学生参加预赛和复赛所需食、宿、交通费用原则 上由学生自理。有条件的地、市、区、县或学校,对参加复赛的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给予补助;
参加决赛的学生的食、宿、交通费用,由地方竞赛委员会与有关方面协商给予补助。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竞赛活动所需经费由地方竞赛委员会、教委(教育厅、局)、地方科协及有关方面协商解决。报名费收入全部由地方竞赛委员会留用,预赛和复赛试卷费及组织预赛和复赛所需经费由地方竞赛委员会负担。
第二十一条 复赛实验以外的命题费用及组织决赛活动所需经费由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筹措,全国竞赛委员会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二十二条 经费开支应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施行。本章程的个性权及解释权属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会。
从第2届开始,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中选出我国准备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集训队。经过短期培训,从中选出正式参赛的代表队。1986年7月,我国首次参加了在英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3名选手全部获奖。在以后的历届国际竞赛中,我国每年选派5名学生参赛,至今共派出68人,全部获奖。共获金牌39块、银牌16块、铜牌9块、表扬奖2名,位居参赛各国前列.
第2个回答  2011-02-25
我是武汉的,湖北初中教育的区的排名,我门区大概在前10(武汉三镇就是3个区,汉阳汉口武昌,不过现在10几个了~)我们初中是全区第一,那年参加科学探究竞赛,我和一个同学都半个小时写完(应该2小时)1个省一等奖,一个市一等奖
我们的物理大概在年级的50左右。就是全区150左右(按总分全区前100我们学校40个算)
就是我在武汉大概500左右吧,所以全国一等奖最好是全市200内,年纪嘛绝对要前5,而且还不知道学校咋样~如果是比较一般的就年纪第一了
也不用做什么,主要是学的东西掌握就好。然后全国一等奖有一定难度,我初中参赛前把老师发的书做过几题,是他自己的,外面一般没卖的。他以前是黄冈中学(高中)教书的(全国排名第一啊!)里面的题目呢,就是一章一章的。比如初二物理,初三物理(是两本)初二物理就是力啊公啊什么的,初三的是电学的。
然后最近给高中老师做那本书上的,教冲刺一班的老师做了10分钟说不会,换了个号称我们学校学历最高的老师做了30分钟,就一道题~然后他说有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这种题(自主招生就是高中竞赛获奖才有资格参加,如果通过了高考只要考到分数就可以进,换句话说,就是高考某校550分的线,可能600分都进不了~)
然后我问他有这么难啊?(因为竞赛题做多了)
他说因为这是竞赛题(虽然是初中的~)
反正大概就这难度吧,如果把这种题可以完全搞清楚,肯定可以一等奖的
然后,那一章叫混联电路的计算
是一个难点,很难~

然后我们老师给的那几本书,就是历年中考,竞赛中很难的,有代表性的题
所以你可以买本全部都是竞赛真题的书去做
比如我初中买了本化学,然后自己怎么算都是全国一等奖了~可惜那年武汉没参加!

然后初中这个用不大,高中才有用
你搞搞也可以,不过建议你这样:
中考靠好点,我们是540的卷子考500就是不错了(在我们学习大致有35个,初中)就可以保证去好的学校,好学校才有可能高中全国竞赛获奖,比如我们现在的高中,年级前5大概有希望在省级的获奖(也够自主招生资格了~)
具体有什么可以慢慢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03
偏重力学和电学。拿到一等奖不是很容易的,一般能拿到的都是经过特别辅导的,建议多做题,提前准备。至于分数吗?不好说。还有就是必须要学的超前一些,有一部分题目是超纲的,超出了初中的知识范围。跟你说个话外题,我记得当年我同桌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时,把大学的高数,大学物理都翻过几遍了。呵呵。初中物理竞赛不会这么严峻的。本人是物理老师。
第4个回答  2011-03-03
重力学和电学。拿到一等奖不是很容易的,一般能拿到的都是经过特别辅导的,建议多做题,提前准备。至于分数吗?不好说。还有就是必须要学的超前一些,有一部分题目是超纲的,超出了初中的知识范围。跟你说个话外题,我记得当年我同桌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时,把大学的高数,大学物理都翻过几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