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念训练?

如题所述

正念训练是源自东方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

修炼者们通过禅修、静观、冥想、瑜伽等形式修炼身心以期破除执迷,获得智慧与解脱。佛教语境内的正念,强调安心当下,止住因计虑过去和未来而纷乱的心念,发展定力。在此基础上,洞见事物之间的联系,体验一种物我无分,人我无别的融合,从而达到心态的平和,获得观照的智慧。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马萨诸塞州医学院的荣誉医学博士乔•卡巴金为减轻长期疼痛病人的压力和痛苦,首创“正念减压疗法”。乔•卡巴金认为,尽管正念起源于东方佛教,与美国文化有很大不同,但同样能给西方社会的人们带来益处。

他剥离掉正念禅修背后的有 神论内容,仅保留了集中当下、不评判等思想精髓,开发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心理健康和医疗领域 的正念训练课程。

乔•卡巴金等人为“正念”赋予了新的内涵,认为正念(Mindfulness)就是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投注于当下,不加评判地觉知一个又一个瞬间所呈现的体验,而涌现出的一种觉知。

他认为正念的内涵包括两方面:

1、注意聚焦于当下,沉浸于正在发生的事情中。练习者需要将注意力投注于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观察时间是如何从这一刻流淌到下一刻的,并观察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经验。随着正念练习的深入,练习者的注意时长、注意转移、注意专注度这三种注意能力都有所提升。

2、以一种不刻板的、不带有任何好坏利害评判的态度去接纳所注意的内容。非评判的态度是指聚焦当下时采取的一种态度。它是开放的、耐心的、仁慈的、无为的。既不苛求顺意的事情,也不排斥反感的事情,而是接纳、开放地让各种经验在自己的关注下流淌。

扩展资料

正念的应用:

伴随着无数的正念临床试验和相关研究的发表,一系列结果已经表明正念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干预效果显著。

首先,从生理疾病的治疗上看,正念训练能够增强患者对疼痛的适应力、降低疼痛感,降低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等;

其次,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上看,正念训练能够减轻癌症患者、暴食症患者、抑郁 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再次,从对心理机能的提升上看,正念训练 能够改善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异性和工作记忆容量,降低过度概括化记忆,减少思想游离,避免高压力情景下记忆功能的受损等。

如今,正念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干预各种心理,精神和身体问题,一套体系化的正念干预方式也正日趋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3

正念训练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正念训练并不是一种心理疗法的特称,而是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这一系列心理疗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以“正念”为方法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是目前美国最为流行的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大力支持。

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扩展资料:

正念训练方法

1、从一个干净的地方起始

早上起床沐浴时,去感受水的温度、肥皂的味道和洗涤时身体的触感觉。保持与身体接触,有助于摆脱不断进入脑中的杂念。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摆脱胡思乱想。

2、想开始的时候就开始

早晨氛围很适合练习正念,试着体认和了解早晨所做的所有事情,让感官能够感知到所从事的活动,意思是说,在喝咖啡的时候,要抑制住看手机的冲动。

3、平静的通勤

许多人发现,每天往返办公室之间的日常通勤,是压力最大的时候;不论是搭车或开车,都可以用这个时间来实践正念,把注意力带回到身体。在等交通号灯时,注意呼吸和坐姿的身体感觉,而不是不耐烦或沮丧。花点时间做自己,进入自我的环境。

4、短而美

意念练习就像间歇训练,靠短暂爆发增加耐力;最好练习整合一天之内的短时间,然后尝试强制去感觉一些还没有感受到的东西。随时以检验身体来测试,试着脱下的鞋子,把脚掌在四周活动活动,用脚趾压压地面。

5.等待时间

大部分人每天都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在等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集中注意于呼吸。用鼻子呼吸时注意呼气与吸气的不同位置,当呼气时,感受到温暖的空气通过鼻子进入的凉爽的空气,吸气时注意空气通过喉咙后方、胸部膨胀和收缩的方式。

6、用实物提醒

以每天都可看到的东西作为提示,这也许是一张在办公室的画作或休息室的某个椅子,每当你看到这个东西时,就提醒专注于当下。

7、顺利开始,顺利结束

晚上睡觉时自然放下,当意识到把身体置于床上时,可告诉自己“放下”、“松驰”,让身体休息;“正念”是一种技能,就像任何其他活动一样,练习越多越有效率,收益也更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正念训练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后来,正念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即正念疗法,就是以“正念”为基础的心理疗法。

正念训练并不是一种心理疗法的特称,而是一系列心理疗法的合称,这一系列心理疗法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以“正念”为方法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焦虑、抑郁、强迫、冲动等情绪心理问题,在人格障碍、成瘾、饮食障碍、人际沟通、冲动控制等方面的治疗中也有大量应用。

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是目前美国最为流行的疗法,其疗效获得了从神经科学到临床心理方面的大量科学实证支持,相关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大力支持。不仅如此,医学研究还显示,坚持练习某些类型的正念练习在改善心血管系统问题、提升免疫力、缓解疼痛(如神经性头痛、腰痛等)等方面也有助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正念训练是指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 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从坐禅、冥想、参悟等发展而来。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
第4个回答  2020-04-11

关于冥想有很多误区,比如,你必须盘腿坐在地上,停止思考,这需要很大的时间投入,或者,这只适用于那些无法应对的人,这些都不是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