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怎么填收入2.3万元

如题所述

填表之前记得把空表复印几份,免得填错了,表格一旦涂改就无效了。

文章里讲解的这张表是教育部发布的样表,各个省份和高校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样表进行修改,有些内容可能会不一样,不过总体差别不大。

表格和基本情况
首先是表头,这个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信息填就行了。班级这一项可以先不填,开学报到后再填。

基本情况这里我重点说两个地方,一是籍贯,籍贯一般填写户口所在的县或市;二是家庭人口,这一栏可以先空着,你在填完表格的第三部分家庭成员情况后,再返回来填这一项,数量就是家庭成员人数+1(加的这个1其实就是你自己)。

家庭通讯信息
通讯地址就写你目前的居住地,要详细到具体门牌号;

邮政编码就更简单了,你只要用手机或者电脑的浏览器直接搜索“邮政编码”四个字,系统就会自动定位并给出当前位置的邮政编码。

家庭成员情况。
家庭成员指的是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一定要注意,家庭成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近亲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共同生活。所谓共同生活就是在长时间内共同居住,而且在生活事务中要有相互帮扶的行为。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属于家庭成员,要看他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首先必须属于近亲属的范畴,其次,必须长期居住在一起,最后,生活上要有互相帮扶的行为(这里的互相帮扶你可以里理解为给对方花钱)。

比如,兄弟姐妹已成家,或者马上成家,一般都不填。但是如果成家后依然长期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相互帮扶,那就要填上;如果父母离异了,那你跟谁生活在一起就填谁。

如果你实在是不确定这个人算不算家庭成员,你就看加上这个人之后,你们家的人均年收入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如果是提高了,你就别填了,反之你就填上。人均年收入是学校审核的核心内容。提醒一下:家庭成员里不要写自己。

关于工作单位和职业,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农民的工作单位填所在的村子,职业就是农民;退休或全职在家的人,工作单位和职业均填无;如果是自己经营店铺,工作单位就写店铺名称,职业写店员或店长;如果是打零工,没有固定工作,工作单位写无,职业就写零工或散工。

家庭年收入是整张表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大概率决定了你的申请能不能通过。这里你一定要搞清楚个人年收入的概念,只有下面这些才能计入个人年收入。


一定要注意,有一些收入是不属于个人年收入的范畴,千万不要把这些计入个人年收入里。


最后就是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一般填良好、一般或患病(可以具体写患的什么病);

特殊群体类型
这里要注意:特殊群体类型需要额外提供证明材料。

有证件可以证明的,就将相关证件复印后带去学校,比如残疾证,孤儿证,低保证,建档立卡户登记证等;


没有直接证件可以证明的,一般都需要提交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材料:比如特困供养学生的证明,家庭突发意外事故的证明等。

患有重大疾病的还需要提供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出院凭证及医药费清单等相关材料。

这里的证明材料没有通用的标准,不同省份和学校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你最好向学校提前咨询一下或者查一下学校往年的通知要求。

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信息。
这里重点说一下家庭人均年收入,这个数值就是表格第三部分中每个家庭成员年收入总和除以家庭人口。算家庭人口时记得把自己算上。其他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就行了。

个人承诺
教育部在2019年发文,明确取消了这张表的盖章要求,改为了个人承诺的形式。也就是说这张表你不需再要去街道或者乡镇去盖章了,除非你们学校明确有其他要求。

新生只需要在个人承诺一栏中手写以下内容:本人承诺以上所填写资料真实,如有虚假,愿承担相应责任。

承诺完成后,在最后一栏签字,18岁以下由新生监护人签字,18岁以上由新生本人签字。

临近开学了,我确实特别忙,私信很难一一回复。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向我发起咨询,我会尽快解答。

大家好,我是徐老师,关注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