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需要父母陪着写作业吗?

如题所述

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所以,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要陪,而且要科学陪伴。
为什么要陪呢?
首先,陪伴是这一阶段孩子内心所需要的。
虽然上了小学,在父母眼里可能孩子发生了“蜕变”,但其实孩子的成长是连续的,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园时期和父母有较长时间相处,上小学在校时间更长了,回到家中,他们其实是希望得到父母陪伴和呵护的。
而父母陪写作业,在孩子看来,也是一种温暖和支持。
之前,我有几个学生回忆自己的小学写作业的经历,无不流露出一丝对父母的埋怨。
他们都说自己忙,其实他们有时间,只是不愿意花时间陪我。
我写作业我爸妈就在看电视,有时笑声很大,我就心烦意乱,其实挺希望他们把电视关掉,陪在我身边,哪怕什么都不说。
快到成年的大孩子,对童年的这段被父母忽略的经历仍然记忆深刻,仿佛内心中难以找回的失落的一角。
这种对陪伴的需求,是低年级孩子心理状况决定的。放心,等孩子再长大,你想陪孩子写作业,孩子都不会让你陪了。

其次,小学一年级的大多数作业,孩子难以完全独立完成。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很难把各科的作业条目记清楚。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一年级几乎不留作业或只留一条极为精简的作业,但现在不一样了,各种app多方便啊,老师把每条作业写得详详细细,每天在群里公布,家长能详细了解具体作业要求,并读给孩子听。
昨天,我们家老大的语文作业
虽然现在是双减,很多学校一年级笔头作业减轻,但是也有背诵、朗读、辨认、发音、制作等口头作业和手工作业,如果这些作业家长不陪不帮,完全由六七岁的孩子独立完成,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再次,如今的陪是为未来不陪做准备
虽然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认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
需要父母在低年级循序渐进进行督促、引导和熏陶,让孩子最终形成“我要完成作业,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
最后,陪写作业也是父母的责任担当与成长的需要
“养育”二字,不仅要养,而且要育。
父母不应只关注孩子吃穿用度,在孩子学习方面“大撒把”。陪写作业是父母对孩子学业关心的一种表达,也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陪写作业还是父母了解孩子学校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的途径。在家长陪写作业的过程中,孩子会不经意说出在校的师生交流情况和同学情况,这种不经意间的流露,是家长问不出来的。
应该怎样科学陪写呢?
首先,划清自己的权力界限,不要对孩子过多干预
陪写作业,重在“陪”字,父母应该是陪伴者、欣赏者、点拨者,且不可反客为主、越粗代庖。
家长要做的,主要是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培养主动的写作业的意识;为写作业做好准备工作;做完之后进行自我检查和整理。
“陪”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和鞭策,要允许孩子做作业犯错,也允许孩子读的不规范、写的不标准。
家长不是老师,不应该替代教师的作用,孩子出错,就让他错就好,除非老师要求家长订正修改,一般不建议家长检查订正。因为,一方面孩子更加重视老师的意见,另一方面,有些作业问题就是要留给孩子直面老师的批评和指正,老师更为专业的订正会给孩子更深的印象。
一切都有家长订正,孩子就会认为总有人帮我兜底,不把作业看做是自己的事情。
在陪的过程中,家长尽量不说话,不干扰,不玩手机,也不用一直盯着看,孩子能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写,我们可以在旁边看书,哪怕做一个看书的动作,也可以让孩子认为你在和他一起学习,这会给孩子一种与他并肩作战的感觉。
其次,让孩子有选择权,培养自主意识
虽然需要陪写作业,但还是应该给孩子尽量多的自主权,只有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他才会有写作业的内生动力。
比如,可以让孩子决定是先做语文还是先做数学;是先做语文的背诵,还是先攻克字词;在饭前做哪些,在饭后做哪些,问问孩子每一项大概预估要花多长时间......别看好像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孩子能在选择中得到掌控感和计划性,获得自我管理的乐趣。
让孩子养成回家就先写作业、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可能需要让孩子先吃一点苦头。
一开始可以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决定先写作业还是先玩,大部分孩子会选择先玩。当孩子玩好之后,再写作业必然精力不足,当体验到睡眼惺忪时学习的难受劲儿,有过一两次这样不爽的经历,他自然而然会选择先写作业。
至于学习效率,当孩子体验到如果作业完成得更快速,就在睡前有更多可支配的玩耍时间,他就能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自然而然提高专注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最后,家长一定要有合理的期待,并控制好情绪
陪孩子写作业,需要家长给孩子支持。
而支持的前提是理解,家长要理解孩子做作业的困难,并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
低年级孩子做作业慢很多情况下真的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家长六七岁的时候,未必有孩子这般本事。
有时候孩子说不懂,他是真的不懂,不能取笑和挖苦,应该提供鼓励和帮助,孩子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和信心,才会对提供帮助的父母产生亲近和崇拜。
我经常给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你比爸爸小时候强多啦~孩子听了以后就很高兴很有自信,他会想爸爸这么厉害,但我比爸爸小时候还厉害,我以后一定会更厉害。
有些父母在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大发雷霆、情绪失控,真的是很可怕,这样陪写作业,不如不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7
最好不要陪孩子写作业。陪伴和陪孩子写作业是两回事。陪孩子写作业表面上看,对孩子学习监督,并及时指导,增进孩子感情养成好习惯。
殊不知,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父母在身边陪伴孩子只会倍感压力。要知道成绩与陪孩子写作业没有必然联系,越陪成绩可能越差。
时间长了,造成孩子心理压力难以挥去的梦魇,学习怎么可能好?家长应该提升孩子专注力,培养独立性和自律性。
较好地教育方法:
1、正确陪伴,在情感上互动,不干扰孩子思维。比如陪孩子游戏、聊天,取得信任。
2、辅导但不干扰。不要以家长不专业方式教育孩子,和老师的教育方式有冲突,让孩子不知听谁的好?
3、家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是会做几个题目,就可以胜任辅导。想一想,观点是否和老师要求一致?不一致,孩子听谁的。
4、写作业是独立完成过程,越独立学习效果越好。而陪写作业,在一个不被信任氛围中学习,独立性差。
因此,小学低年级家长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应养成孩子独立性和自觉性。
第2个回答  2023-04-01
孩子一年级,正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是应该陪孩子写一段时间的作业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但是陪同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