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和长安“反目成仇”,竟是为了这个男人?

如题所述

大家好,我是你们爱吃瓜的社长。

前段时间,吉利长安之间的设计纠纷,可是牵动了无数吃瓜群众的心。

刚发布完银河系列的吉利,转头就收到长安发来的一封律师函,称吉利的“银河之光”原型车,抄袭了长安汽车的设计。

吉利的反应也很快,第二天就回敬了一封声明,拒绝长安“泼脏水”:“该律师函的内容严重失实”、“对我司的指责毫无根据”、且“对我司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

一来一回过招完毕之后,竟再无后续,长安没有针对吉利的反驳发出第二封律师函,吉利也没有因长安的“污蔑”而进一步要求对簿公堂。

想想倒是可以理解,抄袭向来是个难以界定的老大难问题,想要彻底掰扯清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讲都成本过高。

不如各自放句狠话,表明一下态度,接下来该干嘛干嘛。

一个冷知识:律师函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只是作为一种非官方文件,表达当事人对事件的某种看法。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威胁:再不收敛点,你小子要挨揍!

而双方你来我往的焦点,也早被明眼人看出来,车型设计上的相似度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一位资深设计师——自长安离职、后又入职吉利的陈政

这位大佬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如今已是吉利集团的设计副总裁,分管吉利设计业务。

“银河之光”就是由他主导设计的,发布会上还亲自站到台上讲述车型的设计理念,基本算是国内设计师界的天花板了。

但在2022年2月入职吉利之前,陈政可是长安汽车的王牌设计师。

像是长安的销冠车型长安逸动、CS75、UNI引力系列、深蓝系列等等都是他的设计作品,他也直到2021年12月“因家庭和个人原因”离开长安。

于是不少人据此推测,长安是不满被吉利挖墙角,才发出了那份提出指控抄袭的律师函。

那么,陈政对长安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从2002年毕业之后,陈政就一直在长安任职。他也从一位不起眼的创意设计师,先后历任设计副总经理、设计副总监等职位,并一路做到了长安汽车的全球设计总监。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二十年设计两万里,西学东鉴,融汇东西,是一个从玩电路版的技术宅到观文化的设计师。

说陈政是长安一手培养起来的汽车设计人才,一点不为过。

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都由外国人主导品牌设计的今天,陈政能担任长安汽车集团的全球设计总监,算是极为难得。

一方面体现了长安“汽车界黄埔军校”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证明陈政的确实力不俗。

而陈政在长安汽车长达20年的工作生涯中,除了或参与、或主导一系列车型的设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贡献,就是为长安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汽车设计人才

即使是陈政离开之后,这个团队也能让之前的设计风格延续下去。

看一下2022年7月推出的长安深蓝SL03,是不是一些设计元素跟吉利的“银河之光”也颇为相似?

不过讲道理,在社长看来,长安和吉利这种大企业肯定会针对高管的流动,制定相应的保密政策和竞业协议等等。

真正的“核心设计素材”、“机密文件”,长安必不可能让离职的陈政带走。

但陈政成型多年的个人风格或设计习惯,也不可能因为离职就来个彻底的改头换面。

从这个角度看,短期内长安与吉利之间的设计相似,或许真的无法避免。

只是这种相似,肯定不会再现当年众泰“皮尺部”的辉煌了。

在传说中,众泰的设计部门靠着手中一把皮尺,就能实现对诸多著名车型的精准复刻。

凭借着这番手艺,众泰曾接连推出了酷似保时捷Macan众泰SR9、酷似奥迪Q3众泰SR7、酷似大众途观大迈X5等车型。

甚至连前段时间众泰破产时,拿来抵债的资产清单里,都有一台保时捷Macan……可见其功力之深厚。

而除了臭名昭著的众泰“皮尺部”,当时名噪一时的还有抄袭路虎陆风(最终被判赔150万),以及被本田起诉山寨却反诉成功,倒获得1600万元赔款的双环

其实严格来说,国内自主品牌做出这等板上钉钉的抄袭行为,多少也是出于无奈。

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相对薄弱,汽车设计人才匮乏,国产车的品牌也没有打响。

想在合资车的统治下撕开一道口子,抄袭和夸张的营销手段,成了为数不多能吸引到消费者关注的方式。

一句话,实力不足,没资格谈原创。

也不是只有众泰一家中国车企干过抄袭的事,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家史同样没有绕开过“逆向研发”的道路。

丰田AA是抄了美国克莱斯勒Airflow,本田N360“借鉴”了英国的MINI……

但这些黑历史过去,丰田和本田最终成长为拥有丰厚原创实力的国际车企,开发出许多自主设计的经典车型。

时至今日,“借鉴经典”已经成为汽车圈见怪不怪的常见现象,很多后来的经典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所成就。

但抄袭,绝不是长久之计。没有任何自主性的拿来主义,只会葬送自己未来的道路。

消费者可以一时戏称“我的法拉利梦想,就靠众泰汽车来圆”,可今天的众泰早已衰败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好不容易2022年说要复产,现在又没消息了)

好在,世纪之初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有一心只想投机取巧的众泰,同样还有扎扎实实积累基础的其他自主品牌。

只是在那个时候,自主品牌需要攻克的首要问题还不是设计,而是技术和质量。

如果把开启比亚迪新能源神话的传说——“王传福干杯电解液”,看作是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标志性事件。

那么当年自主品牌普遍面临“质量差”、“技术差”的质疑,则是中国汽车工业落后的真实写照。

第一批吉利豪情汽车的生产车间里,每位工人手里都拿着一把锤子,零件装不进去就来一锤子敲进去。

就这样纯手工打造出来的车,淋雨漏水、关门进烟,连测试都通不过,让李书福一气之下下令把这批车全部砸掉。

后来有技术了,质量也开始能说得过去,总算轮得到设计说话,自主品牌又“吃瘪”了。

因为自主品牌自己设计出来的车,太丑了。

不是中国消费者就喜欢“丑东西”,而是好看的车中国车企做不出来。

漂亮的汽车设计图哪个设计师都能画,但是把一辆车从设计图搬到地面上,需要考虑用料、功能、配置等各方面因素。

怎么让这辆车在设计不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车公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