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进行老年人护理?

如题所述

正确进行老年人护理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和措施:
健康管理:定期带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检、眼科和听力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合理安排饮食,提供均衡营养,控制摄入盐分和糖分,鼓励适度的运动。
安全保障:在居住环境中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扶手、防滑地板、防滑浴垫等,避免滑倒和跌倒的风险。合理布置家具和日常用品,使其易于使用和接触。
日常生活照料:提供适当的个人卫生照料,包括洗澡、穿衣、刷牙、剃须等。协助老年人进行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行走、站立等。确保其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心理支持: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关爱和陪伴,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策,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和兴趣爱好,避免孤独和抑郁的情绪。
药物管理:帮助老年人合理使用药物,确保按时按量服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误用。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和监测药物治疗。
应急准备:为老年人制定应急计划,包括紧急联系人、紧急医疗服务和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重要的是要根据老年人的个体需求和特点进行护理,关注其身体、心理和社交方面的需求,同时尊重其个人权益和尊严。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关系,提供温暖、关怀和安全的环境。定期与医疗专业人士和护理团队合作,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1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作为老年人,虽然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他们都希望能健康长寿,同时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衰老了。但老年人一般都易于生病,当某种疾病较重就医时,他们对病情估计多半会很悲观,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而这都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所以对于老年病人,除了做好生理上的护理外,做好心理上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在临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在临床上,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⒈不服老、自尊的心理。很多老年人患病住院后,从心底会很希望医生和护士都能恭顺他们、尊重他们。因此,对老年病人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学会顺应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对他们的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谈话不要嫌麻烦,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要慢而清楚,语调平稳,声音大小要适当。对非原则的要求应尊重和尽量满足。

⒉孤独寂寞的心理。老年病人入院后由于对医院环境不习惯,生活上感到不方便,并希望有人探视,尤其希望配偶及子女能时常陪在自己的身边,但同时又怕给家庭成员带来太多麻烦,心理很矛盾,再加上疾病的影响,极易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要特别加强对病人生活上的护理,让病人有病房如家的感觉;在病情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安排文体活动。有趣味的活动有助于缓解其住院的紧张心理,减少孤独寂寞感。同时要多与患者家属联系,在他们条件许可和病人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要多来探视或接病人回家团聚。

⒊悲观绝望、濒死感的心理。对于大多数的老年病人,当住院一段时间后,如果疗效不够显著,他们就会对医护人员开始产生不信任,并且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症或绝症,而其他人又有意欺瞒他。所以他们会急切地想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他们对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会十分敏感,尤其对医护人员的言行更敏感。如果在眼神、言词、动作上稍有疏忽,就会引起他们无端的猜测,造成病人情绪出现波动,产生悲观绝望和濒死感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要勤巡病房,多和病人交流,善于从病人的言谈、情绪、行为中了解到其心理的变化,并及时对病人作详细的解释,让其相信现代医学科学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在任何时候处理问题时都要沉着冷静、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做好救治工作,给病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解除顾虑和悲观情绪,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心。

⒋凡事依赖的心理。有一些老年患者错误地认为,成天卧床不动才算养病,特别是某些手术病人不注意身体的锻炼和功能的恢复,反而会事与愿违。对此,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地、耐心地宣传相关知识,对病情许可的患者要鼓励、动员、指导其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增强其体质,更好地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另外,老年病人对于吃药等日常事情都希望依赖于他人,再加上他们记忆力又差,所以,当病人服药治疗时一定要及时提醒或按时、按量看服到口,并随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反应。

⒌迷信广告的心理。现在,很多新药品(包括保健药品)都在一系列媒体上大打广告,这对老年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导致不少老年患者指定、自选、滥用新药及补药,认为多吃好药、补药对身体总是有利而无害的,护理人员应坚持原则,不能随便迁就病人,并有责任宣讲滥用药物不利健康的道理,做好健康教育指导。

总之,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只要对老年患者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诚心、一份爱心,很自然地让他们得到心理上温暖,就能对他们的早日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老年人怎样养生最正确
一忌:站的时间过长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通过动静结合调节气血平衡,如果一直站立不动,就会影响气血运行,使人体部分组织和细胞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从而导致疾病。

二忌:坐的时间过长

坐可以缓解疲劳,使人舒适,但时间做太长也会使肌肉衰退与萎缩。所以老人应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加强肌肉锻炼,以增强体质。

三忌:用眼时间过长

老年人看用眼时间太长就会产生头晕目眩等症。故老年人看报或看电视、电影应控制在一至两小时之内,不宜连续看报,看电影电视。

四忌:安静时间过长

过分无聊、寂寞、安静、孤独的处境,会使老人变得精神不振,性情孤僻,丧失生活信心,导致健康状况下降。另外,优美的音乐使人轻松愉快,精神焕发。故老年人应有适当的声音刺激,以增进身心健康。

五忌:躺的时间过长

要顺应四时,春夏季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适可而止的睡眠对老年人健康有益,久睡则身体发软。

3

老年人6大养身秘诀
做操1小时

清晨起床喝杯水后,小树林旁做自由操或广播操一个小时。

阅读1小时

早餐后,翻阅当天的各类报纸一个小时。

散步1小时

自己步行到离家二里远的自由市场购买些时令新鲜蔬菜一个小时。

午休1小时

午饭后,午休一个小时,不管睡不睡得着,闭着眼睛,养养神都可以。

学习1小时

午休起床后,坐在书房里,作着读书笔记或写作一个小时。

新闻1小时

晚饭后,坐在客厅的摇摇椅上,收看中央新闻和四川新闻一个小时。

4

老人长寿的秘诀
1.多吃蔬菜

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2.每天喝茶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学者认为,茶叶中含有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血管。

3.交健康的朋友

健康的朋友会给自己带来健康的好习惯。研究显示:如果关系最亲密的朋友患有肥胖症,即使他住得很远,自己患上肥胖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1.7倍。

4.爱种花草

园艺劳动能保护心血管、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等,1小时的园艺劳动相当于散步5英里(约8千米)。如果身体不适合体育锻炼或者天气不好,不妨种种花草。

5.慢吸快呼

你的呼吸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比如血压、心率、血液循环、体温等。里伯尼斯认为,学会呼吸的第一步就是放松腹部的肌肉。当腹部肌肉放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把气体呼出来。例如,做到吸气的长度是呼气长度的2倍。

6.感情交流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所以我们需要社会接触和交流。这种交流既包括和朋友的,也包括与亲人子女的。里伯尼斯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告诉周围的人,你爱他们。同时,订阅一本有关爱心的杂志。当你感到悲伤时,可以翻开这本书看看,就会觉得事物变得美好起来,压力也就会随之消失。

7.晒太阳

6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应服用10微克的维生素D,并晒太阳20分钟,能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8.每口饭嚼20次让你更长寿

国际内分泌大会上公布一项研究显示,咀嚼少会让人们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于消化吸收。

5

中老年人如何合理运动
1、晨练越早越好:早晨空气污染最严重,又因一夜未进水,人体血粘度高,对健康不利。下午两点到五点,血压、心跳最平稳,适合健身运动。

2、忽视热身:因为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可提高肌体的兴奋度,减少肌肉僵硬,增加关节灵活性,防运动损伤。

3、带病坚持运动:会加重病情,应暂停活动。

4、空腹活动: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不足会发生头晕、心跳加快、出冷汗、低血糖,故应吃点糕食再动。

5、运动量过大超负荷:引起疲劳,肌肉韧带损伤,应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6、盲目运动:应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运动项目,以确保安全。

7、运动中大量饮水:应小口缓慢喝以解渴,运动后半小时再补足水分。

8、剧烈运动后骤停:使肌肉内血液来不及顺利回归心脏,造成血压降低,脑供血不足,心慌头晕。

9、运动后不做整理运动:整理运动能助身体逐步缓和压力,避免肌肉酸痛。

10、运动后马上吃饭洗澡:运动使血液流向四肢,胃肠血液供应不足,马上吃饭洗澡使消化道供血不足,功能受障,血液流向体表,心脑供血不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