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上p档,为什么还要手刹?

如题所述

挂上p档,为什么还要手刹?

首先,P档是一个特殊的空档,它通过机械挡住变速箱的输出轴,来达到固定车辆的目的,其作用是停车后刹车使车辆不动,是对变速器进行机械阻挡,类似于手动档汽车,停车熄火后挂入一档或倒档(上坡时挂一档,下坡时挂倒档),从而减轻对车辆的压力。

为了实用安全,汽车制造商,将P档置于换档控制台的第一个位置,并设置了内部机构,只有当换档杆移至P位置时,才能拔出车钥匙,因此,P档是专门用于停车的档位。

车辆长期停车,当车辆挂入P挡时,变速器内部会被锁止机构锁住,车辆无法移动,手刹是驻车制动器,拉起手刹时,对车辆后轮进行制动,使车辆不能移动,车辆挂P档时,需要同时开启车辆手刹功能,确保双重保护,如果停车时只挂P档,不拉手刹,当车辆停在斜坡上时,车辆变速器中,锁止机构的负荷会增加,时间长了会损坏变速器或漏油。

当应用手刹时,车辆的后轮被制动,在不损坏变速器的情况下,分散变速器上的负载,如果司机开的是自动挡的车,路口遇到红灯,他会直接挂P档,不会拉手刹等红灯,冲击力的载体是变速箱的大齿轮,此时变速箱内的齿轮不能转动,所以这种巨大的冲击力,很可能导致变速箱直接报废。

如果车辆停在半坡上,先挂P挡,车辆下坡力的载体是变速器,但如果先拉手刹,载体是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就起着这样的作用,所以有些司机可能会觉得刹车片磨损会很严重,仔细想想哪个更贵,变速箱还是刹车片。

手刹的学名叫作辅助刹车,该设计通过钢索或电子信号控制,控制底盘和刹车蹄为后轮提供制动力,机械手刹,拉紧时拉紧钢索,电子手刹是利用电机拉紧钢索,或直接控制输出信号,辅助泵的工作方式不同,但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车辆只有拉好手刹,才能正确驻车,传统的机械变速杆,不具备自动驻车功能,需要拉好手刹后挂入P档,自动驻车或电子变速箱的车辆才可以直接安装,挂P或熄火后会有限位,拉手刹时挂挡,停止和关闭发动机的正确步骤:踩脚制动→挂N档→拉驻车制动→松开脚制动→关闭发动机→踩脚制动→挂P档。

这样就是换挡杆从N档推到P档之前,换档会先经过R档,熄火后再经过R档,避免了正负档的影响,并有效保护变速器不受损坏,比方说:我们把车停在一个稍微倾斜的地方,只挂P档,第二天起步的时候,你想把档位从P档拉出来,发现有点吃力,拉动它时,会听到“咔嗒”声,为什么?

由于驻车棘爪和档位锁轮相互竞争,被猛烈拉出,对挡位造成相当大的磨损,而一旦P档失灵,没有手刹的双重安全保障,车辆就会滑下斜坡,变得危险,需要注意的是,停车时,需要先拉手刹,再挂P档,起步是先拉P档,再松手刹,这样不容易造成挡位磨损,停车后拉好手刹,即使是平地,也是安全行车的好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