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隋”来自随便的“随”?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

如题所述

隋朝的“隋”可不是随随便便来的,它的本字,确实是随,但这个随,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封地。且这块封地,还不是杨坚手里得来的,而是杨坚他爹杨忠,早在北周武帝时期就凭借军功得来的。


而随这个地名的由来,则一直要回溯到西周初年,相传周天子将一员大将,叫做南宫适,分封到了湖北,建立了随国——当然这个里头其实有点矛盾,因为历史记载,随国是西周初在湖北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所以这是否证明南宫适也是姬姓,封到南方之后才有了南宫的姓氏呢?这就只能存疑了。

这个听上去很随便的国家,在南方长期与楚抗衡,后来抗衡不了就只能妥协求个存活,不管怎么样一直坚持到了战国时期,才被楚国所灭。而后秦又灭楚,于是成了南郡底下一个县城。直到晋朝,才升格为郡,叫做义阳郡。南北朝那会再搞随阳郡、随郡、北随郡,总之是跟一个“随”字干上脱不了干系。一直到西魏,才正式叫做随州。

而后,杨坚他爹,就被封在了此处。

再往后,杨坚继承爵位。

当然,实际上在这个时候杨坚还叫做普六茹坚,或是普六茹-那罗延。当时周武帝替自己儿子娶了普六茹坚的女儿做太子妃,就曾引起许多人的嫉妒和怀疑。譬如齐王宇文宪就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我每次见到他,都不觉自失,我怕他不会久居人下,要早早地除掉他。”内史王轨则认为:"皇太子非社稷之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但周武帝不信,到太子即位,杨坚便因为岳父的关系,官越做越大。加上后宫争宠,此时的皇帝就打算将杨坚灭族,苦于没有借口,于是对左右侍卫说:“杨坚的脸色稍有变化,就杀了他。”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没有办法,皇帝就只能打发他去做了亳州总管,而据说在这个时候,有个叫庞晃的人就劝他起兵,杨坚没有反对,而是握着庞晃的手说:“时机还不成熟啊。”

等到他的女婿皇帝死后,杨坚才真的动手,夺取了北周天下。而此时他要给自己的王朝定一个国号,一般而言,都是按照之前的封地来命名,譬如之前的曹丕,当皇帝之前就是魏王,后来的李渊,当皇帝之前就是唐国公,赵匡胤当皇帝之前则做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杨坚建立的这个朝代,应该叫随朝,而不是隋朝。


可为什么改了呢?因为杨坚翻字典,发现这个字太随便,哈哈,当然这是开玩笑,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字不吉利。

为什么说“随”字不吉利呢?因为这个字,最早就是“堕”的省略,本义为从山崖坠落身亡的意思。你说拿这个字做朝代的名字,多丧气啊!

所以,杨坚最后一拍大腿,拿掉走字底,咱叫:“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来自于创建者原有的封号、爵位。杨坚的父亲死后,杨坚继承了隋国公的爵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