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发黄有哪些原因?怎么改善?

如题所述

从中医上来说面色发黄也有很多原因,总的来说面色发黄多是由于脾虚、湿证,若你容易发冷,应该是脾虚.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营养不足,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面色萎黄,要是黄胖,则是阳虚水液失运导致阳虚水泛,要是面、目、尿俱黄,则多是黄疸,黄疸又分阳黄与阴黄,鲜艳为阳黄,是湿热熏蒸,晦暗如烟熏为阴黄,是寒湿凝滞. 黄疸主要原因及症状请参考一下, 湿热内蕴:目黄身黄,色泽鲜明,或见发热,口渴,心中懊忧,身倦无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厌恶油腻,恶心呕吐,小溲深黄或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热毒炽盛:身目深黄,色泽鲜明,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壮热,心烦不宁,或神昏谵语,鼻衄便血,肌肤斑疹,口渴喜冷饮,腹胀胁痛,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或弦细数。 胆道阻滞:身目俱黄,出现较快,寒热往来,右胁绞痛牵引至肩背,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厌恶油腻,小便深黄,大便灰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寒湿内阻:身目俱黄,色泽晦暗如烟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闷或腹胀,纳呆,便溏,口淡不渴,小溲不利。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濡缓。 瘀血停滞:身目色黄而晦暗,胁下症积胀痛,拒按,或有腹水,腹壁青筋暴露,颈胸部位出现红丝血缕,大便黑,舌质隐青或舌淡有瘀斑,脉弦涩。 另外黄疸性脾虚血亏表现为:肌肤发黄无光泽,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爪甲不荣,舌质淡,脉濡细。可用饴糖(30克) 桂枝(9克) 芍药(18克) 生姜(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您得先诊断出是哪种情况,才能对证下药,并且中医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仅凭面色就能进行有效的调理是不太可靠的. 所以在药物上在下敢随便说, 介于安全考虑,还是去看一下医生检查一下,是否为肝胆问题。 另外先天性胡萝卜素代谢转换酶缺乏症.也会如此,如果多吃一点黄色或红色的食物,脸色就会更黄. 偏食、营养不均衡,脸色也会黄。 熬夜,生活不规律,脸色也会黄。 如果症状不严重,以下仅供参考,最好咨询医生: 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可参考参苓白术散 组成: 莲子肉(5克) 薏苡仁(5克) 砂仁(5克) 桔梗(5克) 白扁豆(7.5克) 白茯苓(10克) 人参(10克) 炙甘草(10克) 白术(10克) 山药(10克) 作汤剂,水煎服,加两碗水左右煮即可,每天早晚服用,三天后根据症状另做打算)。 本方证用于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五克、肉桂五克以温中祛寒止痛。 若是黄胖则可考虑: 健脾利水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 组成:川芎3克 茯苓4.5克 归身6克 黑姜1.2克 陈皮1.5克 炙草1.5克 人参9克 肉果1个(制) 白术3克(土炒) 泽泻2.4克 用法:水煎,温服。 一日两次,三日后据症状而定 【加减】寒泻,加干姜2.4克;寒痛,加砂仁、炮姜各2.4克;热泻,加炒黄连2.4克;泻水腹痛,米饮不化,加砂仁2.4克,麦芽、山楂各3克;泻有酸臭气,加神曲、砂仁各2.4克;泻水者,加苍术3克以燥湿;诸泻,俱加升麻(酒炒)2.4克,莲子10粒。 若为黄疸则比较危险多与肝相关在下就不敢乱说了, 黄疸饮食疗法如下(仅供参考)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要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总而言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5
脸色发黄那么肤色就没有光彩, 可能是肠胃不好, 也可能因为本身肌肤循环,净化,以及吸收机能不好导致 如果长期熬夜,缺乏维生素等营养脸色暗淡就是很自然的了。 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脸色发黄而无其他临床症状的话,排除有肝炎的可能。一般来说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的,其中主要是以目黄为确诊肝病的重要依据。通常脸色发黄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的湿热交蒸于肝胆或气血亏损所致。 应注意调情志,节饮食,注意饮食营养,注意休息。
第2个回答  2014-04-24
脸色发黄有很多原因,不贫血也可以发黄. 最常见的是,先天性胡萝卜素代谢转换酶缺乏症. 如果多吃一点黄色或红色的食物,脸色就会更黄. 还有常见的是,偏食、营养不均衡,脸色也会黄。 假如是这样很好办,纠正饮食习惯,多吃点肉、多吃石榴、 木瓜,喝牛奶,喝杏仁露等;坚持下去,脸色肯定会变白、变红润。 还有就是经常的熬夜,生活不规律,脸色也会黄。 化妆品只能是远看,近距离的接触,那只能是内在的美白了
第3个回答  2014-04-24
贫血,肝胆湿热,脾胃失调,饮食不节,精神抑郁,工作压力大.熬夜等均可造成皮肤发黄的,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改善饮食及心情,按时作息等
第4个回答  2014-04-25
脾气不足。脾属土,其色黄。其华在面。。忧思伤脾,所以少忧虑。调和脾胃身体健康。面色光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