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三国时期是哪个地方?

曾经发生过什么著名战役或者什么刁一点的武将诞生于武汉?

武汉三国时名为江夏郡,魏吴蜀三国共治之地,属于吴国。

1、武汉是中国建成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武汉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汉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黄陂区境内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语云“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故名汉阳。汉阳及武昌皆有1800年历史,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紧连汉阳的荒洲

2、东周时,武汉一带便是楚国的军事和经济要地。西汉时汉阳归属沙羡县。而武汉城区最早城池是建于东汉末年于今汉阳的却月城、鲁山城,和今武昌的夏口城。东汉末年,军阀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于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

3、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争夺荆州,于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今鄂州),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223年,孙权在今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并在城内黄鹄矶处修筑瞭望楼,取名黄鹤楼。

4、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说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汉(古武昌即今鄂州)。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作为郢州的治所。  

扩展资料: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驻地。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4万亿元。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构成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商业兴起,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武昌于三国时吴黄武二年建夏口城,初为吴江夏郡治。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

公元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扩展资料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

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商业兴起,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6
汉口属江夏郡,属魏。武昌原为鄂县,孙权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曾把吴都迁于此。当然属吴了。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汉口在三镇中历史最短,而发展最快,汉口原叫江夏,因发源于陕西的汉水是当时交通便利的水道,陕西商人乘船沿汉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开始把江夏改称汉口,即汉水的出口。

三国时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

说明一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

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公元219年孙权夺取荆州后,刘备在荆州就没地盘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18
汉口属江夏郡,属魏。武昌原为鄂县,孙权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曾把吴都迁于此。当然属吴了。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汉口在三镇中历史最短,而发展最快,汉口原叫江夏,因发源于陕西的汉水是当时交通便利的水道,陕西商人乘船沿汉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开始把江夏改称汉口,即汉水的出口。

三国时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属魏地;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属吴地。

说明一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八县。

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公元219年孙权夺取荆州后,刘备在荆州就没地盘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26
属吴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