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意识的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3、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4、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的能动性又叫做主观能动性,指的是指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人可以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性的特点有:1、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能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选择和反映对象,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意识能够为实践活动创造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使实践活动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3、对人体生活、活动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5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1、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人的意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扩展资料: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这就是:

1、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 

2、从事实践活动; 

3、尊重规律; 

4、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1-27
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所特有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
1、目的计划性。
2、深刻广泛性。
3、意志创造性。
4、反馈自律性。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以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09
1. 意识能动性是指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 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第三,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
3.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第一,前提条件是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第二,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第三,还要借助一定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 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的模拟、物化和延长,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智能,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会超越人的意识,但在总体上则不如人的意识.
5.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的基本观点:第一,辩唯,既承认物质的决定性,又承认意识的能动性(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第二,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决定性,否定意识的能动性(无所作为).第三,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决定性,夸大意识的能动性(为所欲为).
第4个回答  2019-03-30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认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2.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事物和现状,还可以追忆过去的事情,并能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测未来。
3.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这是意识能动性最重要的表现。因为,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
意识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一个人精神是否愉悦,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她)的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
  
(三)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途径
  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充分地发挥出来,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这就是:
1.
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恰当的估计;
2.
从事实践活动;
3.
尊重规律;
4.
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