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的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游泳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否则游泳时用力不当,可造成肌肉韧带拉伤。
2、做完热身运动后,要先往身上淋一些游泳池的水,使机体适应后再下水,否则容易导致抽筋。
3、游泳的时间不要太长,最好在两小时以内。
4、每次游完泳,要先用清水清洗眼睛,如耳道内有水,一定要清理干净,然后洗个淋浴,减少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如结膜炎、中耳炎、皮炎等。
5、空腹和饱腹时不要游泳,空腹游泳容易使人虚脱,饱腹游泳可产生消化道不良症状。
6、女性经期不能游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4
游泳无疑是大家所喜欢的一项运动,原因在于,游泳不但能消暑解热洁净肌肤,还能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柔韧性,使心机力量增强,加大血管的弹性;增强呼吸肌的力量使肺活量增加而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我国辽阔的农村,大部分中小学校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没有易于管理的标准游泳池,这和同学们喜欢游泳又形成了矛盾,所以我们有很多同学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天然水域安全措施具体是:全面掌握水域情况,选好滩。一是了解河滩水的深浅,便于安排量技而行;二是探清滩底是否是水草,垃圾和淤泥,旋涡,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对有心脏病,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红眼睛,高血压,化脓性皮肤病,疥疮,中耳炎,晕病,女生例假期,发高烧等疾患劝其暂不游泳,待恢复健康经医生复查允许后再游泳。 游泳安全要点 1. 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 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 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 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 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什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 跳入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 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即使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卫生要求不能忘:下水前用水浇浇身体,达到逐渐适应的目的。不要猛然潜入水中,因为水的压力及温度与气温差异较大,使人暂时不适应而引起头晕,在水中不要打闹开玩笑引起呛水,眼中的可导致溺水;不要在水中游的过久,因水传热能力比空气快25倍,游泳时水温低于气温,会有更多的体热经水的传导而流失,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皮肤起“鸡皮疙瘩”,进而人会发抖,嘴唇发紫,动作变形,肢体发僵或抽筋,这时得赶快上岸休息,晒晒太阳,以防不测。 排出耳内积水方法有三:1.吸水法。即将头偏向有水耳朵的一侧,用手掌压紧有水的耳朵,屏住呼吸,迅速把手拿开,反复做几次把水吸出来。或在河滩上觅一小圆柱体干石子,轻轻塞入耳内将水吸出。2.跳空法。上岸后将头偏向有水耳朵的一侧,用同侧脚原地跳动几下使水从耳内流出。3.侧卧法。上岸后,将有水的耳朵侧卧在石板或床上躺一会,积水也会排出。如眼睛感觉不舒服,上岸后用洁净水洗一下,再滴上氯霉素眼药水,防止眼病发生。 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1.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3.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4.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5.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度。 急救方法: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怎样拯救溺水者 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到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拯救原理: 1. 与溺水者沟通 2. 放松 3. 果断 4. 与外界联系 5. 采用间接救人为主 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识: 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或毛巾,救生圈; 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即采用仰泳迅速后退; 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 http://wuhan.idongq.com/myhome/space-670-do-thread-id-187.html 由于字数限制,接着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