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重雾霾和城市压力之下,有必要回到我们的小县城吗?

如题所述

近些年来,中国发展的畸形状态造成了许多社会怪像发生,城市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在有很多在城市居住的人想回到小县城居住。可能是有些为了理想而去城市打拼的人,觉得压力太大了很难在大城市上生存下去,也可能是我们国家太注重发展经济,从而导致了我们一些大城市的环境变得非常糟糕,许多城市的天空,都被雾霾所笼罩,我们知道雾霾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一些从小城镇出来到城市居住居民有了一种偏激的想法:远离大城市,回到我们的小县城。我觉得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压力和雾霾,而回到以前的城镇居住。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大城市的压力是必要的。我们在大城市居住生活确实有非常多的压力存在,比如说就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压力等等。不过这些压力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的,它是每个大城市的共同特征,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压力的存在,而选择逃离,我反而觉得这是城市给我们的一种考验,它可以培养我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也可以培养我们如何在困境中生存的能力,你如果克服了这些压力,你就会被别人视作一个成功者,你自己也会很有成就感。所以说城市上压力的存在是有它的好处的,那些受不了城市压力而回到小县城的人,只会被视为失败者。

第二,成日上的环境问题可以完全得到解决。我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城市工业发展力度大所导致的,这也是中国发展难以避免的后果。其他的国家像美国在它发展中的时候城市环境也是一样的差,所以说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这种情况。现在要改善这种环境也是很快的,许多大城市的服务业占比已经达到了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已经不用再把发展重点放在工业领域了,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改善我们的环境。像去年在北京举办的APEC国际会议就是很好的例子,十天之前,天空中还弥漫着雾霾,十天之后,就出现了所谓的“APEC蓝”,可以想象,改善环境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必因为城市环境恶劣而回到小县城居住。

总的来说,城市的压力,有时候也是必要的;严重的雾霾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未来的大城市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19

       近年城市雾霾成为了热门话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位女记者拍的《穹顶之下》也迅速蹿红网络,严重的雾霾污染加上大城市的压力,让很多打拼的年轻人产生了到底要不要回县城老家躲避污染,减轻压力的想法,在我看来,这种想法纯属是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找借口,我们真的不需要因为这些离开大城市,原因有以下几点。

雾霾固然严重,但没有到致命的地步。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呼吸道。况且雾霾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集中爆发在冬季。因为冬季盛兴风流动不畅,加上城市集中供暖和空调、地暖以及汽车排放尾气的原因,就会产生雾霾,最多这种现象会持续到春天。在污染严重的这段日子里,你完全可以全副武装的出门,购买一些市面上很流行并且有用的防尘口罩之类的物品,去抵御雾霾。加上你健康的身躯,我相信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吧。如果雾霾真的有十分严重和致命,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一线城市里生存?况且根据每年的数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一线城市的人口向来都是只增不减的。如果有那么可怕,以至于让人想要逃离,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蜂拥而入呢?你应该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一点大题小作了,或者说在为自己的离开找一个合理的借口?

关于压力大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有了压力,人们之间才会有竞争。正是因为竞争这种无形的力量,才推动着社会一步一步往上走。仔细想想,你今天的成就无论大小,除了金钱的支撑,是不是还有压力的推动呢?我相信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只有在压力的作用下,人们才会积极、拼命的进步和努力。在你抱怨压力太大,让你整日心情不顺,吃饭没胃口,天天发愁的时候,是不是它让你有了今天的成绩的呢?况且,为什么要轻易放弃在大城市里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天下回到县城呢?你当初离开县城,不正是因为那里的经济水平发展比较落后吗?平心而论,县城里的医疗条件,教育水平等等诸多方面的确赶不上一线城市。

      在一线城市里,你成长着进步着,享受着它带给你的物质体验,增长了精神面貌也开阔了眼界,需要因为两个微不足道的缺点要离开它,肯定是不值得的,所以我建议,不要因为雾霾和压力离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20

说到逃离,其实很多人主要的关注点都在孩子。我女儿问问四岁,有时候看到雾霾天我会想,是我选择把她生下来的,就像当初我妈妈选择把我生下来。我选择把她抛到这个时代中,作为一个承受这个时代的人,是我选的。这个时代的雾霾天,在她小时候,她看到了、感受到了也危害到她了,那你说当她长大的时代来临,比如二十年后雾霾天改善了,但人工智能机器人时代是不是会来临?那整个人类会不会毁灭呢?我把这个孩子带到世间让她承受现在的一切和未来不可知的一切是对的吗?这简直成了伦理哲学问题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