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施肥引导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岩溶地貌,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质量较差是限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来,全自治区按照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稳步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在局部地区获得了节本增收的效果。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后,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水稻增产 7.9% ~ 16.1%,玉米增产 10.7% ~ 13.0%,甘蔗增产 11.2% ~ 13.8%,水果平均增产 12% 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 6% 以上,平均每亩节本增收 30 元以上。

从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来看,农户是施肥的主要决策者,从肥料的购买到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期都由农民自主决定。在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设置过程中,技术人员与农民深入交流,了解到农户也想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想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合理应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用地分等成果特别是标准样地成果能广泛应用于全自治区测土配方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等方面。通过测算标准样地的理化指标、肥力性状指标、土壤性状指标等,获取各种试验参数,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状况、主要作物施肥状况和耕地使用中存在问题,指导他们克服土壤限制因子,充分发挥土壤增产的潜力,达到农作物稳产、高产的目的,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其技术路线详见图 6-10。

图 6-10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施肥引导模式构建技术路线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