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镜检查如何进行?

如题所述

其检查步骤如下:

(1)术前1 小时作低压清洁灌肠,或给开塞露导泻,使患者排空大便,精神紧张者可给予镇静剂。

(2)嘱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

(3)先进行直肠指检,除探查有无肛裂、内痔及直肠狭窄外,并有扩张肛门的作用。

(4)术前仔细检查有关器械是否连接完好,尤其注意光源装置是否完好,在乙状结肠镜上,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将窥镜前端置于肛门处,嘱患者全身放松,张口深呼吸,然后将窥镜轻柔缓慢地插入直肠,顺骶骨方向插进5cm 时,已通过肛门括约肌。

(5)直视下,将镜身沿肠腔向前推进,边观察边缓缓插入,看不见肠腔时,决不可盲目推进,插入困难时要及时停止,并立即请有经验的医师协助指导,切记“见腔进镜”,一般镜身可深入25 ~ 30cm。

(6)在插入过程中随时注意黏膜是否正常,有无红肿、萎缩、肥厚、溃疡、糜烂、出血或渗出及肿瘤与息肉;若有溃疡应注意其大小、位置及形状,并可取活体标本作镜检、培养或病理检查等。

(7)对可疑病变黏膜,可用活检钳取小块病变组织作病理检查。

钳取组织时要避开血管,不得深入黏膜下,严禁撕拉。活检后,如出血量多,可经内镜在局部喷撒凝血酶或立止血,标本取出后应及时用甲醛固定。

(8)拔出镜身时,应边退出,边观察,直到完全退出为止。

(9)术后,患者应休息数小时,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便血。

必要时测血压及脉搏的变化,有肠出血及肠穿孔时,应及时请外科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