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本来是好同事,为何后来反目成仇了?

高拱和张居正为何反目成仇?

高拱和张居正其实最早只是内阁里面的低下成员,当时明朝的内阁有严嵩,徐阶把持!但是当时的内阁成员可以说,除了严嵩父子俩,徐阶也是有名无实。经过徐阶多年的隐忍,才把严嵩父子俩拉下马。这个时候高拱和张居正在内阁才有一席之地,才能够有发言权。


其实高拱和张居正在任职国子监的时候,两个人就相互认识。并且两个人的志向相投,希望以后能进入内阁匡扶社稷,但是两个人对于进入内阁的方式选择了不同的道路。高拱个人自持清高。放眼天下,能被他看在眼里的只有,未来的皇帝。所以他把宝押到了未来皇帝,也就是自己的学生欲王朱载垕身上;反观张居正这边就比较圆滑,不仅当了徐阶的门生,还和欲王府的宦官(冯保)建立了一些关系。

并且在嘉靖帝死去当天,内阁首辅徐阶只召自己的门生张居正共同写嘉靖遗诏。也没有通知当时的高拱,就这样,高拱和徐阶、张居正的恩怨伏笔埋了下来。后来高拱还说张居正接受徐阶的贿赂,救他的三个儿子。


后来明武宗朱载垕驾崩以后,高拱又想大权掌握。废掉司礼监的权利,归内阁所管。张居正看到机会来了,就联合太监冯保排挤高拱,因为明神宗朱翊钧年幼。高拱说了一句,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司礼监太监冯保就在贵妃和皇后面前,将高拱的话改了个意思,十岁孩子如何做人主。并且还说高拱想拥立藩王,另立其他君王!就这样高拱被冠上了专权擅政的罪名,冯保太监想置高拱于死地。张居正还是替高拱求情,高拱就这样被逐回故里。


上面就是高拱和张居正反目为仇的一些事情简短经过。其实也不难看书,他们俩都是有抱负之人,都想做那个首辅,实现自己匡复社稷的理想。历史上张居正虽然改革了,其实高拱也在改革。只是两个人的方向不同罢了,所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恩仇。

而且据记载,万历五年1577年,张无忌正回故乡,路过高拱的家乡。专门去探望高红,两个人还掩面哭泣,感叹不已。如果真的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不可能去见高拱一面,更何想要至高拱于死地,当初张居正就不会替高拱求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6
他们俩都是有抱负之人,并且两个人的志向相投,只是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选择了不同的路,并不是反目成仇。
第2个回答  2019-07-16
因为两个人的立场不同,所主张的政治观点也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也就反目成仇了。
第3个回答  2019-07-16
徐阶想通过大力提拔与高拱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高拱认为自己安心等待裕王登基就好,所以徐阶从此对高拱怀恨在心,于是当嘉靖皇帝驾崩时,徐阶只召自己的门生张居正一同起草遗诏,并没有通知已经入阁的高拱。
第4个回答  2019-07-16
最后反目成仇还是因为一些立场一些利益上的不同,导致最后的结果,说起来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而是立场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