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刘基的个人简历。。。急需啊。。。

如题所述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明开国元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辅佐朱元璋,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生封诚意伯,追赠太师,卒谥文成,文成县名就是来自于他的谥,民间称为“前有诸葛孔明,后有刘基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
  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滑落溜掉儒学副提举,旋弃官陷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又著《郁离子》,以寓言形式批判元末暴政。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劝朱元璋脱离韩林儿,独树一帜,并为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明初任御史中兼太史令,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年)辞官。后为胡惟庸所谮,忧愤而死。一说被胡惟庸毒死。谥文成。诗歌雄浑,散文奔放。有《诚意伯文集》。他通天文,后人造作迷信的《烧饼歌》等,往往假托其名。

  明朝军师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而著称于世,向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说。他的“今日灯火朝上,来日灯火朝下”和“今日活牛耕地,来日铁牛耕地”等近似梦呓的预言,如今均已化作现实。相传当年刘作伯温路经池州,曾对池州的地理变迁趋势作出过大胆的预言。

  当时,长江流经池州段地理非常复杂:江上有风仪洲、长安洲、泥洲将长江一分为四;江岸深凹进来,地势低洼,唯有妙因塔所居位置较高;上游尚有一乌沙洲,夹江称为乌沙夹。刘伯温预言道“五百年前满江游,五百年后楼上楼;雷打清溪塔(妙因塔的俗称),沙没乌沙夹。”这一预言果真兑现了。泥洲已与南岸连为一体,这里不仅楼房林立,还盖起了码头、客运站、工厂;妙因塔也确实遭过雷击,虽幸免未毁,但塔尖被击碎一块;乌沙洲也由当年的“孤岛”变成“半岛”。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池州城四周环水,地势低洼,当时陆上通道仅有三条窄土埂。刘伯温预言道:“池州本是排形地(形似竹排),三条篾缆(指土埂)通池州。有朝一日篾缆断,池州变成烂泥州。”如今,贵池非但没成为“泥巴州”,而且成为一座初具规模、欣欣向荣的新城市。刘伯温千虑之中,失于对“人定胜天”这一伟大真理的认识。

  刘基墓作为浙江市名人墓葬里唯一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刘基墓却居然是个土坟,不像其他名人墓一样是相对豪华的石墓。据说刘基临终前,儿子刘琏、刘王景呈上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石墓图,被刘伯温撕得粉碎,劝诫道:“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

  在文成南田镇西陵村,刘基墓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呈扶梯式,墓室为半圆形,前立“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之墓”碑,十分简朴。史载刘基告老回乡后,被权相胡惟庸构陷其霸占有“王气”的文成谈洋,想作为墓地,导致被朱元璋夺禄。刘基临终对墓地低调处理是否也缘于他后半生的惶惶避祸之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0
今日活牛耕地,来日铁牛耕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