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筹边尚未还这首诗颂扬的是我国哪一位名将

如题所述

左宗棠,歌颂左宗棠率领湖湘军收复新疆的失地的伟大功绩。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称为“西域”,清朝乾隆时将“西域”改名为新疆。

11月24日至25日,在左宗棠的家乡,湖南湘阴县将举行左宗棠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正是这位晚清名将为当年收复新疆立下了汗马功劳。

晚清重臣潘祖荫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慈禧太后下谕旨:30年不许奏左。

光绪元年(1875年),新疆局势严重恶化,此时的左宗棠已经63岁了,该是解甲归田、颐养天年的时候了,然而作为军事统帅,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毅然投入一场拯救新疆山河的伟大斗争。

也就被人赞为“从唐太宗以来保卫中国疆域功劳最大的人。”

扩展资料:

英雄壮举彪炳史册:

左宗棠青壮年时期长期在乡村当教师。后来飞黄腾达,当了20年的巡抚、总督、钦差大臣,拜相封侯,位极人臣。

可以说,名誉地位都已到了顶,在近古稀之年出征新疆,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他说,沦陷的新疆,决不能不管,否则,后患将不堪设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负有守土之责的大臣,如果置身度外,其心何忍?

左宗棠未出山前,曾以诸葛亮自比,他说自己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在临终前与左宗棠有过一次深谈,也是两人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次见面,林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

林则徐对左宗棠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林则徐亲自手书写给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后左宗棠一直以这一名句勉励自己,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

左宗棠在那种以“引边荒艰巨为己任”和“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誓不还”的强烈的爱国情操和反侵略思想指导下,力排众议,独任其难,不顾征途万里,天山戈壁阻于前,明枪暗箭国贼权奸谗于后。

毅然率兵出关,驱兵复土;在西征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战术决策,用兵如神、速战速决、取得辉煌战果。

动员各方面力量,为西征大军筹饷、筹粮、筹运,士饱马腾,后勤先行,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收复伊犁的斗争中,秣马厉兵,舁榇出关,决一死战,迫使沙俄改定崇约。

在收复新疆的善后工作中,注重新疆建设,维护民族团结,巩固了祖国的统一。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正如王震将军生前所言:“若不是有个左宗棠,祖国这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公鸡尾巴就给北极熊叼跑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收复新疆 名垂千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3
颂扬的是左宗棠
第2个回答  2019-07-22
左宗棠率湘军收复新疆的事
第3个回答  2018-01-13
清代名将左宗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