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文化的起源?

如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9
源自中国殷商。
有证据指出,玛雅人就是商朝人跟当地人结合后产生的后裔。

玛雅人起源于何地,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其起源众说纷纭,至今难以定论。有几种说法:某个国家的移民,或者是“失落的部族”后裔,甚至是外星人的后代等。这种说法令人费解,如国家的原体从何而来,外星移民的相貌问题等,都成为考古史上的谜团。

历史时期
据《契兰·巴兰》一书记载,玛雅人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公元292),其特点是中美各群体形成共同文化,农业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古典期(公元292—900),开始有象形文字、石碑、庙宇等,中部地区有大规模发展,出现神权政治,晚期北方文化发展并达到鼎盛时期;后古典期(公元900—1527),在其前期(公元900—1250),南部和北部出现文化变革,托尔特克人到达中部高原并实行政治统治,将其宗教、礼仪、习俗强加于玛雅人,建立玛雅城,由科科梅家族进行统治;在北部地区,玛雅文化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产生著名的玛雅潘文明。在后期(1250—1527),玛雅中心相继遗弃,政治解体,出现一些小城镇相互斗争。1519年西班牙殖民军将领H.科尔特斯征服了尤卡坦和危地马拉,塔亚斯卡尔的伊察人由于地处偏远和反抗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保持自治,直至1627年整个玛雅地区被征服。
公元前后至16世纪,建立若干奴隶制城邦,产生社会等级,分贵族(包括祭司、统治官吏、军事首领和商人)和平民(包括工匠、农民和奴隶)。实行分权治理,酋长管辖几个中心,农村居民组成公社,保存氏族制度的许多残余。行自然崇拜,尤其崇拜“太阳神”和“雨神”,以守护神“伊察姆纳”为最高神灵。从事刀耕火种农业,种植玉米(主食)、菜豆、南瓜和块根植物,饲养火鸡和狗等。公元初创造象形文字和历法,发明20进位制。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较高成就。制陶、雕塑、绘画造诣极深。采用拱形建筑(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古代文明中心有蒂卡尔(在危地马拉佩腾省)、帕伦克(在墨西哥的恰帕斯)和科潘(在洪都拉斯)。现代玛雅人分布很广,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特征。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玛雅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同化,已同所在国的居民基本融合。由于所在国历史、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不一,各国玛雅人在文化等方面各具特色。
公元250年玛雅人开始兴起,至公元900年的这段时期,考古学家称之为玛雅文化的古典时期。玛雅文明在极盛时期包括40多个城市,每一城市都有5,000—50,000人的人口。主要的城市有蒂卡尔(Tikal)、瓦哈克通(Uaxactun)、科潘(Copan)、波拿帕克(Bonampak)、双柱城(Dos Pilas)、卡拉克穆尔(Calakmul)、帕伦克(Palenque)及里奥贝克(Rio Bec)等。玛雅人口最多时达1500万,其中大多数居住在今危地马拉的低地区。
公元900年之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急遽衰落,许多大城市和祭祀中心人烟绝迹。衰落的原因至今未明。
后古典时期,尤卡坦半岛高地区内的奇琴·伊察(Chichen 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等城市,在低地区城市人口减少之后,仍然持续繁荣了几个世纪。
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这一地区时,多数玛雅人定居村庄,遵守祖先宗教仪式。

人种分支
现代玛雅民族根据语言和地理可分为以下各支:
尤卡坦玛雅人,居住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延伸至伯利兹北部和危地马拉东北部;
人数非常少的拉坎敦人(Lacandon),位于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和危地马拉边界的一块南墨西哥领地,一小部分则居住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
居住在危地马拉东部和中部高地的诸民族,包括基切人(Quiche)、凯克奇人(Kekchi)、皮科莫希人(Picomohi)、波科曼人(Pocomam)、乌斯潘特克人(Uspantec)、卡克奇克尔人(Cakchiquel)、楚图希尔人(Tzutujil)、萨卡普尔特克人(Sacapultec)和西帕卡帕人(Sipacapa);
居住在瓜地马拉西部高地的诸民族,包括马姆人(Mam)、特科人(Teco)、阿瓜卡特克人(Aguacatec)和伊西尔人(Ixil);
居住在瓜地马拉韦韦特南戈(Huehuetenango)省及其毗邻墨西哥地区之诸民族,包括坎霍瓦尔(Kanjobal)、莫托辛特莱克人(Motozintlec)、图赞特克人(Tuzantec)、哈卡尔特克人(Jacaltec)、阿卡特克人(Acatec)、托霍拉瓦尔人(Tojolabal)和丘赫人(Chuj);
居住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Chiapas)州的佐齐尔人(Tzotzil)和策尔塔尔人(Tzeltal):包括恰帕斯州北部和塔瓦斯科(Tabasco)州操琼塔尔(Chontal)语和乔尔语的诸民族如乔尔(Chol)人,以及住在瓜地马拉东端、语言与前两种语言相近的乔尔蒂人(Chorti);
居住在墨西哥中东部韦拉克鲁斯(Veracruz)州北部及其邻近的圣路易波托西(SanLuisPotosi)州的瓦斯特克人(Huastec)等。
玛雅文化主要分为高地文化和低地文化两种类型,犹加敦人、拉坎敦人和琼塔尔—乔尔人的文化属低地文化;瓦斯特克人在语言和地理上属非玛雅文化;其他玛雅诸民族则居住在瓜地马拉高地,属高地文化
参考资料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2-5/27/N98252036865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12
  公元前2000年,玛雅人进入定点群居时期并从采集、渔猎进入农耕时期。农业和定居孕育了玛雅文化。玛雅文明从此开始。
  世界上有许多学者研究玛雅文化,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前古典文化出现在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带。此时玛雅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城市广场上建立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形象。公元1-2世纪出现了象形文字,石碑上有记述统治者历史的文字。城市里还出现大型石料建筑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卫城)。大型石铺广场和堤道反映这时期的建筑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前古典时期的文化中心在中美洲的纳克贝(Nakbe)和埃尔米拉多尔(ElMirador)。
  古典时期文化发展的中心在危地马拉的蒂卡尔、帕伦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博南帕克壁画是世界有名的艺术宝库。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何因至9世纪衰落。此后,玛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进入后古典文化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化有奇钦·伊察(Chichen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纪后,势力强盛的托尔特克人后裔,从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岛,影响了奇钦·伊察。玛雅文化与托尔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已经衰落的玛雅文化再度繁荣。后古典时期的文化特征是继承南部玛雅文明的文化遗产,建立了许多超过以前规模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历法也得到长足发展。
第3个回答  2011-07-05
玛雅人在5000年前就出现在墨西哥合众国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他们的生产活动,所以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类一样,他们的古代史正常地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过程。
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人进入了定点群居时期并从采集、渔猎进入到了农耕时期。农业和定点群居孕育了玛雅文明。玛雅文明从此就开始了。
世界上的许多学者研究玛雅文化,对玛雅文明比较公认的历史分期是: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17年为玛雅文明发展的前古典时期,从公元317年到公元889年为古典时期,从公元889年到1697年为后古典时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   前古典文明出现在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带。这时,玛雅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出现的城市广场上建立了许多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形象。因为在公元1-2世纪时出现了象形文字,所以石碑上就有了记述统治者历史的文字。此外,城市里还出现了大型石料建筑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卫城)。大型石铺广场和堤道反映了这时候的建筑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前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在中美洲的纳克贝(Nakbe)和埃尔米拉多尔(ElMirador)。   古典时期文明发展的中心在危地马拉一带的蒂卡尔、帕伦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这时的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博南帕克壁画是世界有名的艺术宝库。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什么原因到9世纪时衰落了。此后,玛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合众国的尤卡坦半岛,在那里进入了后古典文明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明有奇钦·伊察(Chichen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纪后,势力强盛的托尔特克人后裔,从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岛,影响了奇钦·伊察。玛雅文化与托尔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已经衰落的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玛雅历史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后古典文明的文化特征是除了继承南部玛雅文明的文化遗产外主要是建立了许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伟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历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15-11-29
  玛雅文化是世界著名的古文化之一,也是拉丁美洲三大古代 印第安文化之一。玛雅文化是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摇篮,对后来的 托尔特克文化和 阿兹特克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玛雅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全盛时期为公元400年至公元900年。

  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印加帝国及阿兹特克帝国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与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

  依据中美洲编年,玛雅历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300年)也称形成期,历法及文字的发明、纪念碑的设立及建筑的兴建均在此时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约4世纪-9世纪),此时期文字的使用、纪念碑的设立、建筑的兴建及艺术的发挥均在此时期达于极盛;后古典期(约9世纪-16世纪 ),此时期北部兴起奇琴·伊察及乌斯马尔等城邦兴起,文化也逐渐式微(衰弱)。玛雅从来不像希腊及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16世纪时,玛雅文化的传承者阿兹特克帝国被西班牙帝国消灭。
  玛雅文明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玛雅文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