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川军阵亡的师以上的将领有多少人?分别是谁?

如题所述

4人,分别是王铭章、李家钰、许国璋、饶国华。

1、王铭章

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民族抗日英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伐袁世凯战争,曾以其禀性正直、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 著名抗日将领。

王铭章在台儿庄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2014年9月, 王铭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李家钰

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1944年5月21日)字其相,绰号李矮子,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人。早年隶属川军邓锡侯部,为四川军阀中最小一个派系——军官系的首领。

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爆发后率两个师随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抗日前线。

1944年在担任第36集团军司令的时候,在豫中会战失败后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队的袭击,于河南陕县秦家坡壮烈殉国,这是八年抗战中继张自忠在第一线督战,死战不退后第二个战死的集团军司令官,战死后被国民党政府追赠为二级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举行国葬

1984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2014年9月,李家钰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3、许国璋

许国璋(1898年-1943年11月21日),字宪廷,四川成都人。中国国民党爱国将领,著名抗日英雄,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早年加入川军。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许国璋任第3师9旅25团团长。后随第29集团军出川抗日,任第67军483旅旅长。1938年,率部参加黄(梅)广(济)战役。1941年升任第一五零师师长。 

1943年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同年11月任第一五零师师长的许国璋在参加常德会战时身负重伤,为避免被俘受辱,举枪自戕,以身殉国。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015年1月中旬,许国璋后人领到由民政部颁发的许国璋烈士证书。

4、饶国华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名厥卿,字弼臣,1894年12月7日生于四川省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川军第145师师长。

抗战中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陆军中将追晋二级上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扩展资料:

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0521人的1/5。四川的这个征兵数还未包括西康征的30938人、特种部队和军事学校征的10万余人。

如果加上此两项数据,则抗战期间,四川实征壮丁数近300万人(此数尚不包括出川各集团军自行回乡募补之人数)。

这样庞大的兵源,补充了南北战场上的军队,以致当时抗日前线有“无川不成军”之说,足见川渝人民对抗日军队贡献之大。

抗战八年中,出川军人,不畏强敌,与日寇鏖战,为挽救国家危亡,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何应钦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其中军官有将官4人、校官9人、尉官21人,共计34人。现按照将、校军衔次序录名并附县别,如下:

将官:王铭章(新都)、李家钰(蒲江)、许国璋(成都)、饶国华(资阳)

校官:王润波(开县)、李成烈(安岳)、林相侯(泸县)、姚杰(奉节)、傅哲民(江安)、邹绍孟(荣县)、郑少愚(渠县)、乐以琴(芦山)、谢北亭(忠县)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川军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与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家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铭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国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饶国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06
1 李家钰 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任第一战区第三十六集团军中将总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陕县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铭章, 刘湘, 李家钰, 许国璋, 饶国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