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作什么?

帮帮忙,急用!!!

武周。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

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武周一朝结束。

扩展资料:

武则天自立为帝后,重用武氏族人,重用酷吏,严重打击了李唐宗室和关陇贵族,削弱了关陇贵族为代表的世家对政治的影响,提高了妇女在社会的地位。

武则天在位期间善于治国,为了打击以关陇集团为主的公卿门阀,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以便选用贤士。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但也为了巩固统治提拔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

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被称为武周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1、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作“贞观遗风”,其政权称作“武周政权”。
2、贞观之治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其第九子李治继承王位,李治死后没多久,武则天便登基为帝,国号为周。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统治期间,历史上统称为“贞观之治”。
3、贞观遗风,一个时期是唐高宗在位初期的永徽之治被认为有贞观遗风,另一个时期是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武则天以巨大的魄力削弱贵族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任用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例如名相狄仁杰、魏元忠、张柬之、姚崇等,鼓励农业生产,州县荒地开垦并户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升迁。统治期间,户口增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4、武周政权(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唐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废黜唐睿宗李旦称帝,袭用周朝国号,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史称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掌权40多年。武则天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既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又在死前被迫恢复唐朝,故历史上一般不把武周视为单独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计入唐朝,武周时代计入唐朝统治年数。
第2个回答  2007-06-18
武周政权!

以下出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武则天”词条。

……武则天以女主的身分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
……武周政权建立后 ,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 蕃所占 。武则天不 甘心失土 ,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 。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
第3个回答  2007-06-18
是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始于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其第九子李治继承王位,李治死后没多久,武则天便登基为帝,国号为周。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统治期间,历史上统称为“贞观之治”。
第4个回答  2007-06-18
始称唐,后改周,临终复唐国号。历史界一般称唐代武则天时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