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哥大姐醒醒好,请告诉我马六甲海峡沿岸的马六甲城的地理位置以及这个城市的地理结构和这个城市的面

急用。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达曼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l080公里,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的马六甲古城而得名。马六甲城原是个小渔村,位于马来半岛南岸,从15世纪中期起,开始兴旺起来,建立了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到16世纪初,马六甲城已十分繁华,不亚于当时的威尼斯、亚历山大和热那亚等地中海名城。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因马来半岛南岸古代名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 ,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千米,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为1185千米。西北宽370千米,东南宽37千米。面积6.4万平方千米。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 25~115米。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轮。海峡西岸地势低平,多大片沼泽、泥质岛屿和红树林海滩,大船不易靠岸。   
马六甲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终年高温多雨,风力很小,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 2000~2500 毫米,马六甲港等地达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但一般历时短暂,不过数十分钟,对船舰航行阻碍不大,世人称马六甲海峡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历史远达2000多年,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成为仅次于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峡宽度较窄,其中还有沙滩和沙洲,浅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处,再加上过去的沉船等有碍巨型油轮通行,因而不断发生巨轮搁浅事件,载重20万吨以上油轮只得绕道印尼的龙目海峡,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时两岸泥沙不断向海峡内淤积,海岸线每年大约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积速度,马六甲海峡1000年内就会消失。因而加强航道疏浚和综合治理是艰巨任务。   
马六甲海峡的南部水深很少超过37公尺(120尺),一般约为27公尺(90尺),越向西北海底越深,到与安达曼海盆汇合处水深约达200公尺(650尺)。海峡南口有许多小岛,有些小岛的边缘上有岩礁和沙脊,因此阻碍了马六甲海峡南入口的航行。已确定沙脊是由来自苏门答腊的河水中夹带的物质淤积而成。   从地质上看,马六甲海峡是巽他陆棚的组成部分,在第四世纪开始阶段(大约160万年前)是一片延绵的低地,自第三世纪后期(大约700万年前)至今似未曾受到过地壳运动的影响,目前的轮廓是因后冰期高纬地区的陆冰融化而上涨的海水浸泡而成。   
马六甲海峡的两岸常可看见海岸沼泽,沿苏门答腊东部的海岸便有一处面积很大、地势低洼的沼泽林。海峡两岸均泥沙淤积,大河口附近泥沙淤积外展程度不等,在马来亚沿海,每年泥沙淤积外展幅度约为9公尺(30尺),而到苏门答腊东部沿海则约为200公尺(650尺)。
马六甲海峡地区气候湿热,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年平均降雨量由1,941公厘(76寸)到2,565公厘(101寸)不等,海流终年向西北流,海峡东部海水表面温度为30.5~31℃(87~88℉);西部海水表面温度则可比东部水温低4℉。由于紧接陆地又有几条大河注入海峡,造成马六甲海峡水含盐度低。
马六甲海峡,沿岸美丽富饶。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年降雨量在3000毫米左右。热带丛林遍布两岸,高达60米的常绿树随处可见。各种藤萝攀缘植物,像天罗地网缠绕在巨树之间。两岸又是热带橡胶、锡和石油的重要产地。西北端的槟榔屿,风光秀丽,被誉为“东方明珠”。  
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岛形如坐狮,人们称它为“狮城”。新加坡南面濒临海峡,是南海、爪哇海与马六甲海峡间的咽喉。新加坡共和国由54个岛和9个礁滩组成。这里被海洋环抱,气温高而不炎热,茂密的树林,绿色的草地,精心、美化的环境,有条不紊地管理。可以说,找不到裸露的地面,看不见飞扬的尘土,令人信服地认为;这里是美丽的花园城市。所以,在这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年来旅游的人达一二百万,一流的卫生,一流的服务,赢得世界的赞誉。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1千1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 m3)经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作为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马六甲海峡是印度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运输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早年它曾帮助大批的亚洲移民确定穿过马来群岛的方向。马六甲海峡曾先后接连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英国人所控制。   
在20世纪,苏门答腊东部沿海离巽他陆棚不远地区的油井已使一些石油公司开始在马六甲海峡勘探石油。除其他船只外,马六甲海峡还可供来往于中东油田和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海港之间的大型油轮航行。日本称其为“海上生命线”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

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尼。另外也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经济大国日本常称马六甲海峡是其“生命线”。   每年约有5万艘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据估算这数字在20年后将增加一倍。占了世界的海上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额。世界四分之一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例如:在2003年,一天估算有一千一百万桶石油(约1,700,000m³)经过马六甲海峡。

1.海峡通路狭小问题    马六甲海峡
例如马六甲海峡南部出口,一条在新加坡附近的水道(英文:Phillips Channel),虽然有805公里长,但最窄处只有37公里宽。为海上交通造成不便。   
2.海盗猖獗      
由于马六甲海峡是繁忙水道,且海峡有很多宽度狭小处。19世纪时,马六甲海峡就是一个海盗猖獗的海峡。海盗盗劫来往的商船。   21世纪海盗也并未消失,且日益猖獗。这是由于马六甲海峡货船增多,而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三国海军的实力有限,马六甲海峡又是三国交界,国际间合作有些问题。   现代在马六甲海峡发生的海盗事件,从1994年的25宗增加到2000年的220宗。而在2003年则发生了150宗,占世界海盗事件的三分之一。   为了对抗海盗,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三国海军于2004年7月开始已经增加了巡逻次数,要全年全天候巡逻马六甲海峡。   
3.恐怖主义的威胁      
由于马六甲海峡宽度最窄处只有37公里,而其深度只有25米。很多专家担心若恐怖分子将一些船只弄沉在这些地区。将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4.印尼造成的烟雾   
由于印尼常发生森林大火,有些印尼人又有烧森林进行火耕的传统,结果马六甲海峡常出现烟雾。影响了航行安全。有时候可见度只剩下200米。   
5.水深渐浅,会发生搁浅事故   马六甲海峡海底平坦,多为泥沙质,而且水流平缓,容易淤积泥沙,所以水下有数量不少的浅滩与沙洲。巨大的邮轮搁浅事故时有发生。有者预计,由于两岸泥沙迅速淤填,在一千年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可能相接,马六甲海峡会消失。
各国态度
1.沿岸国家   马六甲海峡的沿岸国家,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三国。其中印马两国一直反对外部力量介入马六甲海峡,认为这将是对其主权的侵犯。   一直以来,沿海三国对处理马六甲海峡事务遵循三原则:   沿岸国家对附属海域拥有主权和维护安全的义务   承认相关大国在该区域有利益   一切行动必须尊重国家主权和依据国际法。   沿海三国于1971年11月签订了关于马六甲海峡的公约,反对海峡‘国际化’,宣布三国共管海峡事务。   专家认为,沿海三国会有选择性的接受各大国的帮助,但只是提供装备、后援、训练之类的低度、间接帮助,只能间接地提供帮助来加强对海峡的巡逻能力,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海盗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让大国国直接介入马六甲海峡事务。   
2.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运送。多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2006年4月20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陈广才在受星报(英文:The Star)中说,由于马六甲海峡频发生的海盗活动,增加了人们对该海峡受到恐怖主义攻击危险的担忧。在陈广才近期造访北京时,马六甲海峡保安是主要谈论课题之一。   中国提出为加强马六甲海峡的保安提供帮助。协助的形式将是交换讯息,以及派送专家来训练马来西亚海事人员。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同意了中国提议的一份两国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政府将在同年4月尾,派一组专家到大马,商谈备忘录细节。   一旦海峡被别有用心的势力控制,将大大影响中国航运安全中国和马六甲海峡有着很深的渊源。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通过这条海峡的时间要远远早于西方人。15世纪初的明朝永乐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穿过马六甲海峡,破万顷碧浪,驶过浩瀚的印度洋,将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西亚和东非。时至今日,马六甲海峡沿岸仍保留着中国境外最 大的华人墓地,其中有些墓地可以追溯到郑和下西洋时代。   
3.美国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地位重要,美国近年来一直渲染马六甲海峡面临着严重的海盗和恐怖主义威胁,以藉此介入马六甲海峡。   2005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新加坡出席第四届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就多次提及沿岸国海军力量难以应付海盗和恐怖袭击,希望美军能够进驻该地区,并称美国愿意与沿海国家组成联合巡逻队,确保马六甲海峡安全,但是遭到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拒绝。   有专家认为,美国介入马六甲海峡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939.htm#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17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1511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为荷兰占据。1826年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一部分。马来西亚第一位首相拉曼在1956年2月20日宣布马来西亚独立,其仪式就是在马六甲的草场举行的。后因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槟城、新加坡的兴起,城市地位下降。产橡胶、椰子、水果与稻米等。以工艺品著称于国内外。与吉隆坡和新加坡通航空线和公路。港口为橡胶出口和大米、白糖等杂货的进口港。郊区亚沙汉山是马来西亚最早的橡胶种植园诞生地,附近巴株美连南的鱼类研究所在东南亚颇具规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