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在适用上是否有先后顺序?

如题所述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法律原则先于法律规则。
法律分析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其实重心在于法律原则的适用。相对于法律规则而言,法律原则有其优势,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保证个案正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使法律更好地与社会相协调一致。另一方面,法律原则也有自己的劣势:由于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对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当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发挥作用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这样,为了将法律原则的不确定性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内,就需要对法律原则的适用设定严格的条件: 顺序限制: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这个条件要求,在有具体的法律规则可供适用时,不得直接适用法律原则。即使出现了法律规则的例外情况,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理由,法官也不能以一定的原则否定既存的法律规则。只有出现无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情形,法律原则才可以作为弥补“规则漏洞”的手段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法律规则是法律中最具有硬度的部分,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有助于保持法律的安定性和权威性,避免司法者滥用自由裁量权,保证法治的最起码的要求得到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销:(一)超越权限的;(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三)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规定的;(四)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的;(五)违背法定程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适用顺序主要有:
1、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3、没有更强理由,不得径行适用法律原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8
在审判过程中是有适用顺序的在适用上优先使用规则:
1、优先适用法律规则是为了限制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判决的统一性稳定性。
2、在法律规则与原则相冲突时要使用法律原则。
3、法律规则的适用不利于与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时,也要使用法律原则。
4、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就要适用法律原则来裁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