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的作业图片

色相明度综合推移、色彩的彩集重组、色彩对比、色相对比、面积对比。多发点来哈,越多越好,急需救命呀。。好的给高分

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1、根据三种原色红、黄、蓝调配出第一次色,采用正确而纯粹的原色,即不含任何其它调的纯黄、纯赤、和纯蓝混合调配。


黄+红=橙


黄+蓝=绿


红+蓝=紫


2、得到的二次色就是橙、绿、紫,必须细心混合调配,不可偏于任一中第一次原色。如橙色偏赤或偏黄、紫色偏赤或偏蓝都不适合。


3、再将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混合而成的第三次色,其结果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黄+绿=黄绿


青+紫=青紫


青+绿=青绿


由上所述,就可以设计出正确的十二色环,在这个色环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纷乱、不混淆的明确位置。


扩展资料

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1
我上学的时候是熬了一个通宵把色构作业完成的
第2个回答  2019-11-11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
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1)高长调
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
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
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
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
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第3个回答  2011-07-04
第4个回答  2011-07-02
呵呵 这个网上有许多啊 也可以去图书馆找啊 不过我希望楼主你原创的好!其实那些都挺简单的,都是最基础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