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混凝土施工中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 知道答案的说下!谢谢了~

北京艺丰隔断装饰公司专业从事玻璃隔断系列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安装服务,如果做玻璃隔断,北京艺丰玻璃隔断公司很专业,不过,艺丰隔断也从事办公室装修业务,所以对混凝土方面有所接触,但是不是很了解,在此,北京隔断公司通过翻阅相关资料,整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防治和解决办法如下:
一、轴线、尺寸偏差

1、产生原因:(1) 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变形和位移。(2) 模板自身变形,支撑不牢,支撑点基土下沉。(3) 混凝土浇筑时一次投料过多,一次浇筑高度超过规定,使模板变形。(4)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5) 施工测量放线有误。(6)混凝土浇筑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等。

2、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2)模板要有模板施工方案,方案要经过计算,保证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3)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 (4)振捣时振捣棒不要接触模板。(5)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检查核对,确保轴线、尺寸准确无误。

3、处理方法: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二、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波动太大

1、产生原因:(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2)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水灰比控制不严、投料顺序不对、搅拌时间过短,搅拌不均匀,运送时间过长或产生离析。(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4)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够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原材料应送检试验合格。(2)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3)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4) 混凝土浇捣完后要适当进行养护。

三、混凝土结构裂缝

1、产生原因:(1)模板及其支撑不牢,产生变形或局部沉降。(2)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浇筑后产生分层,出现裂缝。(3)养护不好引起裂缝。(4)拆模不当,引起开裂。(5)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使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6)构件受力过早或超载引起裂缝(7)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开裂。(8)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引起开裂等。

2、预防措施:(1)模板使用前要经过计算,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 (3)大体积现浇混凝土施工应合理设计浇筑方案,避免出现施工缝。(4)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3、处理方法:对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无影响的细小裂缝,可将裂缝处加以冲洗,用水泥砂浆抹补。当裂缝较大、较深时,应将裂缝附近混凝土凿成V型凹槽,扫净并湿润,先刷一道水泥砂浆,然后用1:2水泥砂浆分2-3层涂抹,总厚度在10-20mm,,压实抹光,并加强养护。

四、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产生原因:(1) 模板接缝不严,板缝处漏浆。(2)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模板未满涂隔离剂。(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造成蜂窝麻面、不严实。(4)混凝土搅拌不均,和易性不好;混凝土入模时自由倾落高度过大,产生离析。 (5)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6)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出现蜂窝麻面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前应检查模板缝隙严密性,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2)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等进行下料。(3)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使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

3、处理方法:(1)麻面主要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应加以修补,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抹平。(2)如果蜂窝较小,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3)如果蜂窝较大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加强养护。(5)如果是孔洞,则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进行处理。

五、露筋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构件截面尺寸较小,钢筋过密,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造成露筋等。

2、预防措施:(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垫足垫块,固定好。同时保证保护层厚度。(2)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如遇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

3、处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
六、混凝土缺棱掉角

1、产生原因:(1)木模板未充分湿润或浇水不够。(2)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混凝土强度低。(3)木模板吸水膨胀,边角被拉裂。(4)拆模时过于大力,棱角被刮掉。(5)低温施工过早拆掉侧面非承重模板。(6)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涂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充分湿润。(2)浇筑后要加强养护。(3)拆模时避免使用蛮力,注意保护棱角。(4)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才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处理方法:将松散地方凿除,冲洗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或支好模板用高一级混凝土捣好抹平,并加强养护。

七、混凝土板面不平整

1、产生原因:(1)混凝土浇捣完后,表面仅用铁揪拍几下未用抹子找平压光。(2)混凝土未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3)模板没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或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2、预防措施:(1)混凝土浇捣完后,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用抹子找平、压光。(2)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时才可在板面上走动。(3)模板要有施工方案并经过计算,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支在坚实的地基上,垫板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防止下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5
质量通病:麻面、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
防治的方法:控制水灰比、施工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模板需要光滑平整,模板间要连接紧密,按施工要求做好,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