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批秦始皇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史记秦始皇原文及翻译如下: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赵高为郎中令,任用事。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令群臣议尊始皇庙。

译文: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即皇帝位的胡亥二十一岁。二世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赵高受二世重用执掌秦国政事。二世下诏,增加祭祀始皇陵寝和宗庙用的牲畜数量,提高对名山大川的祭祀等级,让群臣议论祭祀始皇的方法。

群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毋以加。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自襄公已下轶毁,所置凡七庙。群臣以礼进祠,以尊始皇庙为帝者祖庙。皇帝复自称‘朕’。”

译文:群臣都叩头进言说:“古时天子建七庙(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七庙的意思是指天子七代祖先之庙。始祖居中,其余按父子顺序分居两侧,左称昭,右称穆。

传承数代以后,在位天子只保留与自己世代较近祖宗的庙,除始祖和个别功勋卓著的祖先外,与现任天子世代相隔教远的庙就要拆毁,而将供奉的牌位移至始祖庙中,但是祖庙的数量始终保持七座的数量。)

祭祀祖先,诸侯建五庙(比七庙少两庙),大夫建三庙,这些规矩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现在新建的始皇庙应该是级别最高的庙要超过从前所有的建庙标准,四海之内都需要进献贡物,增加祭祀用的牲畜,祭祀礼仪已经很完备了,就不需要再增加了。

大秦先王庙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按照天子的礼仪,陛下应该亲拿着祭器前去祭拜始皇庙。自襄公以下的宗庙都按惯例毁掉,所设置的一共七座宗庙。群臣按照礼仪进献祭品,以此尊崇始皇庙为皇帝的祖庙。再有就是皇帝应该重新改回‘朕’这一自称。”

二世与赵高谋曰:“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今晏然不巡行,即见弱,毋以臣畜天下。”春,二世东行郡县,李斯从。到碣石,并海,南至会稽,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石旁着大臣从者名,以章先帝成功盛德焉:

译文:二世又与赵高商议说:“朕年纪善青,刚登上帝位,天下百姓还没有真正归顺。先帝巡视郡县,以此显示大秦国威,用该死的压迫感使海内民众臣服。现在天下安定而不继续巡游天下,就是显的朕很懦弱,无法让天下人臣服。”

于是二世于同年春季,向东巡视郡县,李斯随行。到达碣石后,沿海岸行进,向南到达会稽,并且在始皇所立的石碑上都续刻了铭文,石碑旁还刻有随行大臣的名字,来彰显先帝的丰功伟绩。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遂至辽东而还。

译文:二世说:“这些石碑都是始皇帝所立。现在我继承了皇帝的称号,可是这些石碑所刻文字没有镌刻始皇帝的帝号,等到后世人看起来就像是后来继位的人所立的,配不上始皇帝的丰功伟绩。”

丞相臣李斯、臣冯去疾、御史大夫臣德等进言说:“我们请求将诏书内容全部刻在石碑上,这样就清楚明了了。臣等冒死提出这一请求。”制命说:“可以。”二世此次巡游到达辽东后才返回国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