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束张拉伸长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计算公式的含义:

100%-20%+20%*理论伸长量,如果是两端对称张拉,将理论伸长量除2,两端的伸长量再相加。

通常工程建设中就是用这种计算方法了  ,至于你说的相关依据现在还不敢确定,但是这种计算方法只是比较合理的计算方式,如果你长束的钢绞线张拉你不妨使用20%→40%→100%把初应力加大使其钢绞线能接近绷紧状态。

张拉工艺不同对伸长量的影响:

1、一端张拉工艺时,假如张拉端称为A,固定端称为B,那么,张拉端开始从初始应力0拉至100%张拉力时,伸长也随着应力的增加从A端慢慢的影响到B端,总伸长量是100。

2、采用二端张拉工艺时,因张拉形式的改变也导致B端形式由固定端变为张拉端、我们把A端与B端的中间点称为C,那未张拉端A、B分别从初始应力0张拉至100%应力,伸长影响范围分别从A端影响到C(伸长量50)和B端影响到C(伸长量50)。

扩展资料: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压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参考资料:预应力张拉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