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诞不允许脱口秀演员在《吐槽大会》说“谐音梗”?

如题所述

不管是《脱口秀大会》还是《吐槽大会》,总是会出现“谐音梗”,网友戏称“虽迟但到”。王建国更是“谐音梗”的开创者,早期更是几乎每个段子都有,以至于李诞在节目中多次要求,不让选手再写“谐音梗”。

李诞这么做当然可以理解,“谐音梗”确实是脱口秀舞台上的“害群之马”。


    首先,“谐音梗”在脱口秀中是有取巧嫌疑的。

脱口秀是语言的艺术,比起表演,它更依赖于文本。看过脱口秀的观众都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包袱和梗都响的,有的费心准备了很久,但观众不买账就没办法了。而谐音梗就不一样了,就算没有炸场,至少观众能听明白,属于百试不爽的暖场技巧。比如这一季《脱口秀大会》,赵小卉说“毁于一旦”,张浩哲说“车到山前必有鹿”等等,都属于是谐音梗。

但是,说“谐音梗”是有取巧的嫌疑的。当别人都在认真准备文本,绕很多个弯,不断抛出包袱,努力赚取掌声和笑声时,你一个“谐音梗”就能轻松达到这个效果,对别人来说是有些不公平的。

    其次,“谐音梗”说多了也没意思。

其实在脱口秀中,很多“谐音梗”是硬凑出来的,充满着刻意,听着也特别违和,即便是王建国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写出完美的“谐音梗”。很多时候,演员和选手为了凑“谐音梗”,要绕很大的弯子,说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这必然会影响表演的节奏和可观赏性。

特别是整个舞台上到处都是“谐音梗”的时候,“谐音梗”也就没什么新意了,“谐音梗”只有出其不意才有效果,硬写的“谐音梗”反而收不到好的效果。

当演员和选手都在追求“谐音梗”,可能就会放弃文本的深度,这对脱口秀的发展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李诞不提倡“谐音梗”也是对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7
这是这个脱口秀节目的规定,如果脱口演员说了一些谐音梗的话会被扣钱,这些谐音梗也会引起一些人的误会。
第2个回答  2021-09-17
因为他觉得这种方式是脱口秀演员在偷懒,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体现出脱口秀的好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1-09-17
因为这种谐音更没有价值,也不新颖,会拉低这个节目的,而且没有任何的意义。
第4个回答  2021-09-17
因为有的时候说一些这样的话,让很多人听不懂,因为每个人来自的城市不一样,所以才会不允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