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秋的风俗习惯非常多,传统的有祭月、赏月、拜月等,各地方还有观潮、赏灯、猜谜、吃月饼等习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些常见的中秋风俗习惯吧~~


1、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2、赏月。中秋节赏月寓意着团圆、寄托情怀。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3、猜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象征爱情的圆满。


4、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了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朝也有观潮记载。因为在中秋时节潮水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大,会长大潮,所以要观潮,中秋观潮象征着团圆,而且也是象征的远方亲友的归来。


5、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中秋节燃灯是对已逝去人的一种思念,也是祈祷家人身体健康和阖家欢乐一说。


6、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而中秋佳节饮用桂花酒寓意家庭甜蜜,富贵吉祥,子孙昌盛。


7、玩花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花灯不仅代表着照亮团圆的路,还营造了团圆美满的氛围。


以上就是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知识分享了,欢迎大家底下留言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风俗习惯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21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最常见的就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在月亮下吃水果,吃月饼,一起赏月或者看一些歌舞表演
第2个回答  2021-09-21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稳稳符文就是离家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稳稳符文就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月饼当然也是必备品,不可缺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