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雨雪冰冻天气该注意点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6
一、如何减少寒潮带来的损失
1.寒潮
专家提示:寒潮是自极地或寒带向较低纬度侵袭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寒潮袭来,天气骤变,此时应学会相关的防护知识,抵御寒潮带来的强风、暴雪和降温天气。
相关知识:
- 寒潮会导致气温骤降,有时气温会降至零下30度左右。
- 伴有大风、大雪,不少地方可出现2米深的积雪。
- 可造成火车、有轨电车脱轨。
- 由于运输困难,使能源的供应受到威胁。
- 许多野生动物将死于严寒。
2.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寒潮活动的年变化很明显。每年晚秋至早春,中国大部分地方经常会遭受寒潮的侵袭。
相关知识:
- 春秋两季,寒潮还可带来扬沙、沙尘暴现象。
- 由于春秋两季同样可以发生寒潮,导致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因气温骤降而染病。
- 寒潮警报标准:我国中央气象台规定,由于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
3.在南方遇到寒潮怎么办
我国南方寒潮每年只有几次,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自救互救要领:
- 居民要加强门窗防护,因南方许多地区室内没有取暖设备,因此应注意保温。
- 乍暖还寒时,南方大部分地区人们早已着春装,此时若遇寒潮来临时,必须注意服装保暖。
- 南方寒潮与北方不同,在寒冷的同时还因为气候潮湿,显得格外寒冷。因此,寒潮袭来时少去户外活动。
4.接到寒潮预报后市民应做好哪些准备
当市民接到寒潮预警信号后,应早做准备。
自救互救要领:
- 注意保暖,特别是老人和孩子等体质较弱者应及早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 做好防风、防寒及防冻措施。
- 病人应及早准备好药品。
5.城市居民应如何应对寒潮
低温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一是寒冷可直接致病,如冻伤;二是可间接导致慢性病患者加重病情,也可诱发突发疾病。
自救互救要领:
- 注意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就做好各种防寒保暖准备。
- 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孕妇、产妇、儿童对寒冷的耐受性差,更易患病。如果发现病情,及时就诊。
- 出门戴口罩,服装也应以保暖性强的棉服为主。
- 寒潮来临时不仅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也对交通出行带来麻烦,出行时应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6.儿童在寒潮来临时如何避免被冻伤冻病
孩子有贪玩的本性,寒潮来临时应注意自我保护。
自救互救要领:
- 在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时不可太久,应不超过10分钟。
- 在楼下玩时,应小心被楼上放不牢固的物品等砸伤,应与楼房保持一段距离。
- 在雪中追逐打闹时,不可跑到马路上,防止被车辆碰伤。
- 玩时一定要保暖,尤其是手、脸和耳朵,避免被冻伤。
- 风雪天不可远行,防止迷路。
- 风雪天更应远离各种车辆。
7.上班途中怎么抵御寒潮
上班族由于工作较忙,忽视了自己的健康,所以应提醒大家寒潮来临时做好防护。
自救互救要领:
- 正确的做法是穿衣要保暖,工作环境的室温力求稳定,上下班途中应预防着凉受寒。
- 风雪中应远离挡风的门窗,以免被风击碎的碎片击中。
- 乘坐公交车时应注意车在雪中停稳再上,否则可能因车轮打滑而被伤害。
- 天气寒冷,饮食须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身体营养摄取。
- 寒潮来临前,首先安排好家中老人、子女的衣食住行,并保证其安全。
8.寒潮过程中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由于寒潮导致道路结冰和积雪,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出行时应加强自我保护。
自救互救要领:
- 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应控制车速,慢行,避免急刹车。道路结冰,会造成车轮打滑,引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
- 汽车轮胎可安装防滑链上路。
- 当大雪纷飞能见度降低时,为了避免事故发生,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会采取暂时关闭的应对措施。
- 人们在顶风冒雪步行时,应慢行并注意抬头看车。
9.室外作业人员怎样躲避寒潮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许多室外工种应停止作业,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自救互救要领:
- 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室外作业、高空作业的防滑措施。现场的跳板、脚手架、梯子、平台以及各种设备应设专人负责清除冰雪,以防作业人员因地滑而造成机械事故和高处坠落等事故。
- 恶劣天气过后,要及时清除施工场地的积水、积雪,在采取有效的防冻、防滑措施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 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
- 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应停止作业,尽可能等在室内安全场所。
- 要注意天气预报的最新消息,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
10.寒潮来临如何避免其他意外发生
体弱者应注意防寒,患心脑血管疾病者应防止意外发生。
自救互救要领:
- 寒潮是使人体血压产生波动和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的主要原因。
- 气温骤降,导致路面结冰,汽车抛锚,爆胎时有发生。司机应对车辆油、水、电路进行检查,避免交通意外发生。
- 应对水管设备进行防冻保暖,防止供水系统发生意外。
- 步行者应注意来往车辆,人与车的安全距离在冰雪天应比平日延长几倍,穿越马路、过桥均应格外小心,防止发生意外。
- 加固门窗、广告牌匾、灯箱、围板、棚架等,以免被大风吹倒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二、雪灾的防护措施
1.城市居民如何应对雪灾带来的灾害
雪灾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输电线路、城市供水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
自救互救要领:
- 家中可提前准备好几天的食物、水等。
- 准备好足够的御寒衣物及被褥。
- 准备可供照明使用的蜡烛、应急照明灯。
- 各种常备的药品。
- 准备好御寒且防滑的鞋子,保证出行的安全。
2.在平房居住的居民遇到大雪怎么办
大雪来临,居住在平房的居民更要注意防范。
自救互救要领:
- 当接到大雪黄色预警之后,居住在平房的居民应备足饮用水,并用棉布保护好室内外水管,防止冰冻。
- 处理好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管理及排放。
- 加固平房屋脊,防止被积雪压塌。
- 出现风雪时,禁止顶着大风修理屋顶,容易发生危险。
- 取暖时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由于大雪的覆盖,可引起炊烟倒灌,引发煤气中毒。
- 防止触电,大风雪将给正常的输电带来麻烦,平房居民应小心电线被风刮断或被雪压断,进出门时应多加小心。
3.山林中落入雪坑怎么办
切勿心慌失措。
自救互救要领:
- 在雪中行走时先用树枝在前面探路。
- 滑雪时严禁离开滑雪道,严禁酒后滑雪。
- 坠落的瞬间,闭口屏息,以免冰雪涌入咽喉和肺部,可引起窒息。
- 同伴可用树枝、木棒、绳子将其拽上来。
- 如果在野外旅行不慎落入雪坑,又没有人营救,如果有防水的睡袋应马上使用。
- 尽量爬到雪的表面。
4.野外遭遇风雪如何避寒
出发前必须穿防寒服,备足御寒衣物。
自救互救要领:
- 白天想办法发出SOS求救信号;夜晚,要挖雪洞过夜。
- 挖雪洞时入口与藏身之处最好略微有个弯度,然后用树枝或棉布堵住洞口。
- 应注意不要耗尽体力而使全身湿透,因为衣服潮湿后,不但不能保暖,还易使人冻僵。
5.如何在野外搭建避寒场所
进入寒区和雪地之前,应随身带有防水火柴、蜡烛、太阳镜和搭窝棚用的防水布。
自救互救要领:
- 以最快的速度建一个窝棚或雪洞御寒。
- 搭建时应考虑选择最佳安全地点,千万不可将窝棚搭在有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
- 应选择有大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