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和AMD的核显差距有多大?

如题所述

探索Intel与AMD核显之间的差距:一场性能较量


随着Intel的12代酷睿新品发布,尽管CPU的表现强大,但核显的进步并未如预期般亮眼。让我们通过详细的对比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



    性能对比:12代酷睿的MX450核显相较于AMD的R680M,性能提升约1.6倍,96EU核显与AMD的对应型号相比,提升达到1.7倍,而80EU核显的提升则高达1.8倍,例如Vega 6在R5-5600U中的表现。
    内存影响:锐炬集显的性能受内存频率影响显著,LPDDR4/4X-4266MHz内存由于其优化设计和功耗控制,对于集显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具体参数解析:从十一代CPU的Iris核显开始,频率和EU数量各异。例如,i5-12500H的80EU核显频率为1.3GHZ,拥有约640个处理器。而R7-6800H的680M核显,尽管频率高达2.4GHz,拥有768个流处理器,性能飞跃,直逼MX450。
    生产力辅助:在生产力需求方面,即使是MX系列的入门显卡也能提供显著的性能支持,比如独显带有至少2GB显存,对于PR、PS、CAD等应用大有裨益。
    实际测试:在3Dmark Time Spy DX12测试中,不同型号的对比鲜明,比如小新Pro 14的i5-1135G7核显与i5-12500H的80EU核显,性能差距明显。

总的来说,AMD的核显在平均性能上已经超过了Intel的XE显卡,但锐龙核显在适用范围上不如锐炬,且在面对MX系列独立显卡时,性能上略显逊色。对于日常的平面设计、CAD绘制和视频剪辑,MX独显是更为理想的选择。不过,无论选择哪一款,良好的散热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上述提到的三款产品就值得优先考虑。


虽然测试样本有限,但小新Pro系列的性能表现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而在散热和内存优化方面,如战66的MX570,可能因条件限制有所折损。对于那些追求更高性能的用户,如i5-12450H和i7-12650H,核显的表现可能更不如预期。


无论何时,选择核显时,记得权衡性能需求、散热设计以及内存配置,以确保最佳的使用体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