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单向板的板面附加钢筋设置时应考虑哪些情况,如何设置?

如题所述

答: (1) 对嵌入墙体内的板,为抵抗墙体对板的约束作用产生的负弯矩以及抵抗温度收缩在板角产生的拉应力,应在沿墙长方向及板角部分的板面增设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 200mm,直径不应小于 8mm,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板短边跨度的 1/7。(2) 对两边都嵌固在墙角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板短边跨度的 1/4。(3)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4) 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主梁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8mm的与梁肋垂直的构造钢筋,且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3,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算起不应小于板计算跨度的 1/4。(5)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 0.1%。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