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零基础,司法考试得准备多长时间,怎么准备?

如题所述


零基础挑战司法考试:时间规划与策略全解析

对于几乎从零起点的司法考试参与者,备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位成功者分享了他的198分客观题和123分主观题经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他的备考历程和策略,从资格条件到心态调整,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资格条件


2018年起,考试规则调整,"老人老办法"要求本科,而"新人新办法"则对全日制法学本科或相关学历加工作经历有所考量。具体资格问题,不妨留言咨询获取更精准的信息。


备考策略


借鉴他人经验,掌握应试技巧,避免信息落差。在职考生可从12月开始,每天3-4小时,周末增加到6小时,每周保证有一天的放松时间。不同背景的考生时间规划如下:



    零基础:11个月
    全职考生:7-8个月
    有一定基础的在职考生:7-8个月
    在校法学专业学生:4.5-7个月

备考阶段



    零基础考生,年前重点复习刑法和民法,年后再扩展到刑诉等科目,保持系统性。
    二战考生需要复盘失败原因,调整身心,备考攻略包括课程选择、老师推荐和科目顺序等。

备考关键点



    报班选择:根据个人自律性和经济能力决定,基础好者可自主备考,否则考虑有计划的辅导班。
    老师推荐:刑法推荐柏浪涛和徐光华,民法刘家安和戴寰宇,具体科目推荐见下文。

成功备考的秘诀在于理解与记忆的平衡,如刑法以理解为主,民法则通过做题强化。科目顺序建议刑法-民法-刑诉-民诉-行政-商经-三国-理论。


时间规划



    第一轮(3月-6月中旬):刑法20天一轮,民法同理,刑诉12天,系统学习并做近10年真题。
    第二轮:强化理解和记忆,尤其是重难点科目的复习。

备考过程中,务必保持高效和平衡,注重做题和心态调整。法考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单科优秀,而是难点的突破。


主观题攻略



    客观题后立即投入主观题准备,涵盖六科和法治理念。
    法条定位和答题模板的掌握是关键,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最后,避免陷入备考陷阱,如只听课不做题,或是过度依赖高价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如薄讲义和真题,以及合适的老师指导。


总结来说,司法考试的胜利在于持之以恒的系统学习,灵活的时间管理,以及积极的心态调整。记住,备考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