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张拉的计算公式

如题所述

具体公式如下:

△L=Fp*L/Ap*Es

Fp—平均张拉力(kN)

张拉时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放松千斤顶,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后再恢复张拉:

①断丝、滑丝或锚具碎裂;

②混凝土破碎,垫板陷入混凝土;

③有异常声响;

④达到张拉力后,伸长值不足,或张拉力不到,而伸长值超出范围;

工具锚的夹片,应注意保持清洁和良好的润滑状态。锚板的锥形孔内及夹片应涂上润滑剂。

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张拉端外露预应力筋应在灌浆后再切割。

扩展资料:

预应力钢筋是在结构构件使用前,通过先张法或后张法预先对构件混凝土施加的压应力。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四肢紧张时会屈服。虽然不影响安全,但感觉不好。在这种方法中,先拉紧钢筋,然后将其浇筑到混凝土中。当力达到要求时,钢筋会松动,钢筋会收缩。先张拉后张拉法是先将预留孔释放到混凝土中,成型后再加入钢筋张拉,然后用仪器将构件两端锚固。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混凝土的最终应变较差,构件上的钢筋应变远高于工作荷载下混凝土的最终应变。钢筋混凝土支腿上的钢筋强度未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张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应力钢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