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有哪些影响呢?怎么正确的补充维生素D?

如题所述

长时间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孩子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频繁夜醒、盗汗,免疫功能下降。可以通过药物、晒太阳等方式进行补充。专家建议宝宝出生15天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的需求量为400单位,一岁之后每天的需求量为600单位。随着科学育儿的深入,很多家长都逐渐了解了维生素D对孩子的重要性,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促进钙的吸收,有些宝宝虽然每天补钙,饮食均衡,但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身体内的钙无法被完全吸收,最终出现缺钙的问题。

维生素D的种类很多,妈妈购买时一定要重点查看其中的单位含量。例如一些妈妈将保健品当做维生素D给宝宝吃,肯定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可见家长在给孩子挑选维生素D时一定要首选正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保障。 如果孩子是早产儿,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适当增加维生素D的摄入量。也有一些宝妈会选择维生素AD和维生素D3轮流使用,这样能够增强宝宝的视力发育。

当宝宝身体内缺乏维生素D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首先是影响自身发育受影响,由于钙的吸收量不足,骨骼发育无法正常进行,佝偻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果是年龄较小的宝宝还会出现卤门闭合延时、X型腿、O型腿等等。宝宝在睡觉后容易惊醒,尤其发生在后半夜,同时伴有多汗、枕秃、情绪烦躁不安。

宝宝的免疫力会随之下降,特别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具有感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可见维生素D也是孩子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家长一定要格外重视啊,不要错过了他们的生长黄金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01

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对钙的吸收,容易出现骨骼软化和佝偻病,还会影响孩子睡眠与情绪,更会影响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

孩子在正常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充足的维生素D,如果长期缺乏这种维生素会出现佝偻病,因为这种维生素是调节孩子身体钙磷代谢的重要物质,而且它会促进孩子身体对钙的吸收,如果长期缺少维生素D就会让身体出现缺钙,容易出现骨骼软化,还会让佝偻病高发,会对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

孩子长期缺少维生素D的时候还会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增高,而且特别容易受到惊吓,睡眠质量也比较差,还会出现烦躁和哭闹不止等多种不良情况,这时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纠正,就会发展为骨骼的改变,会让颅骨出现软化,还会出现鸡胸和串珠肋以及胸廓畸形等多种不良后果。

让孩子多晒太阳时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正确方法,也是最有效最经济方便的一种方法,经常让孩子在户外活动接触阳光照射,会让孩子皮肤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它能促进孩子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能让孩子缺少维生素D的症状有所减轻,另外适量给孩子补充一些维生素D的制剂,也能满足他们身体对这种维生素的需要。

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能补充这种维生素生活中常见的乳制品和瘦肉以及蛋黄中还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D,经常给孩子食用能让孩子吸收这种维生素,但蔬菜和水果中几乎不含这种维生素,所以通过食物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另外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低,如果孩子已经因为缺少这种维生素而出现了不适症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给他补充维生素D的制剂。

第2个回答  2022-05-13
维生素D3的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利用:维生素D3会促进体内钙质的吸收,并且还会减少钙质的流失,稳定维持血钙浓度。而缺钙会影响宝宝的睡眠以及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生长,所以维生素D3对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以及治疗佝偻病都很重要。维生素D3还可以减少宝宝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风险。儿童缺乏维生素D,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比如会比较烦躁,多动,睡眠不好;还会导致牙齿和骨骼发育异常,比如出现出牙问题,肋骨外翻,O型腿、X型腿等。日常饮食中,只有少量动物肝脏和鱼肝油含有易于被人体吸收的较多维生素D3,因此,一般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后到2周岁之间选用婴幼儿专用维生素D3补剂进行补充。
第3个回答  2022-05-02
1.孩子缺维生素d时,会有容易被激怒的情绪、睡眠不好、夜间哭泣等症状,还由于多汗睡觉时常摇头擦枕的情况。2.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关节韧带松懈,腹部会膨胀大起来,孩子的动作出现发育迟缓,能独立行走的能力会推迟得较晚。3.骨骼的生长发育会发生改变,随着病情进展,佝偻病的症状越来越明显,所以,维生素d与孩子的骨骼的改变、骨骼的生长速度都有非常大的关系。缺维生素d不仅会影响到孩子骨骼的成长,而且会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发育,对孩子的智力也会造成影响。所以,家长们平时要对孩子的饮食要进行合理地搭配,多吃鱼肝油、多晒太阳,因为维生素d一个重要的来源方式就是阳光
第4个回答  2022-05-01
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以造成佝偻病,失眠,心悸,脱发,孩子智商发育缓慢,可以通过吃一些蔬菜来正确补充维生素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