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黛玉对宝玉是救赎还是毁灭?

如题所述

红楼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来说是救赎。因为红楼梦中作者早早就交代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世,林黛玉前世是绛珠草,贾宝玉是天宫的一名神瑛侍者。因为神瑛侍者经常给绛珠草浇水,绛珠草化作人形,誓要报恩给他。所以绛珠草化作了林黛玉,神瑛侍者成了贾宝玉。两个人有了前世宿缘,也就是经历了人间,贾宝玉是要重回天宫的,自然就不会和凡间的普通人一样过着科举考试,做官做事的人生。而林黛玉对贾宝玉来说,算是宝玉保留对世俗科举考试本身就有偏见的清醒,也是保留宝玉前世所带的一股仙气,重新回到天宫的一个契机。黛玉对宝玉来说,脱离了凡间俗世的理解和纠葛,帮助宝玉重回天宫,历经人间而能悟出凡尘的助力救赎。

前世宿缘救赎宝玉保留本质

红楼梦中贾宝玉口中含玉而生,又生在皇亲国戚身份的贾府之中,从小就被娇生惯养,贾府上下对宝玉也是呵护备至,不舍得他受一点点委屈。这样的宝玉可以说是任性娇惯,除了父亲对他不重科举会有严厉,其他人都是对宝玉呵护备至。自从黛玉出现,贾宝玉才有了同为不喜欢科举,不喜欢被世俗门第规矩等方面束缚的真心朋友。黛玉从来不劝说宝玉自己本身就不认同的四书五经,也帮助宝玉自己本身所想的生活,宝玉自己本身就是觉得当自己离开的时候,身边的姐妹们丫鬟们能聚在一起也算是奢望之意的想法。黛玉的出现救赎了宝玉保留了不同世俗的本质。

黛玉不同其他人

林黛玉因为父母亡古,和丫鬟两个人来到姥姥家,本来就体弱多病心思谨慎的黛玉,更加的多心多想。和宝玉熟悉后,在宝玉面前黛玉相对来说就比较自我了,虽说有点自私不大懂得人情世故,但是对于宝玉来说,恰恰相反。黛玉的性格不会刻意迎合宝玉,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事事都顺着宝玉,也不会去劝说宝玉去读不喜欢的八股文,四书五经的科举考试书籍。黛玉对宝玉来说,是与众不同的,是宝玉心灵深处的一个契机,是宝玉后来失去黛玉后,看破红尘的一个契机。

救赎宝玉报恩

红楼梦中有交代,黛玉和宝玉的前世宿缘,宝玉口中含玉而生的这块宝玉是女娲补天留下的,是去见证人间俗世的种种。也就引出来很多人间故事,黛玉在身为绛珠草时,就说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回报的,只能用一生的眼泪去回报宝玉。也就是黛玉对宝玉的一种生命般的报恩,算是宝玉经历俗世,看破红尘重回天宫的一种救赎般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0

黛玉与宝玉的关系非比寻常,在很多事情中都能影响着宝玉的想法。黛玉对生活和处事的态度是吸引宝玉的重要因素,宝玉对世俗的态度众所周知,但是,贾府内没有人敢于和他一起行事,直到待遇来了之后,两人都发现自己和对方的思想不谋而合。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不是有违常理的,难以被大众接受。

宝玉的自身的处事态度需要纠正,当前问题没有暴露是因为宝玉确实天资聪颖,加上贾府的实力。但是,久而久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暴露出来,进而影响他的一生。黛玉的出现只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给予了他更多的安慰,而不能相伴长远。这一点贾府上上下下都非常明确。尤其是贾母和王夫人非常果断的定薛宝钗为儿媳妇。

相比于薛宝钗,黛玉对宝玉更多的迎合,只是对宝玉性格缺点和处事问题的放纵,是一种毁灭。唯一的优势在于释放的宝玉的天性,而这种天性在平凡家庭可能是优点,但是在侯门中,尤其宝玉是贾府未来希望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延续下去的。例如,宝玉几次摔玉的不理智表现都是因黛玉而起。事实上,玉对宝玉来说是一种负担,大家想起宝玉更多的是因为他身上的玉和衔宝而诞的故事,并不是宝玉的才能。而黛玉则注意的是宝玉这个人,并不是身上的那块劳什子。这让宝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所以,当宝玉认为黛玉介意金玉良缘的时候,就会摔玉。可惜这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黛玉在长辈心中的形象,长辈们不会责备宝玉,而只会记下黛玉对宝玉的怂恿。

贾府其他的姐妹都会规劝宝玉好好念书,学习为人处世。姐妹们何尝不知宝玉放荡的行为会很快乐,但是,当时的社会男子就该承担起家族的重任。何况,贾府第四代已经颓废,贾珠的早逝,贾琏和贾珍等人荒淫无度,也只有宝玉可以承担希望。所以,黛玉对宝玉或许是真爱,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一种毁灭。

第2个回答  2022-08-19
在前期的时候黛玉对于宝玉来说是一种救赎,毕竟两个人的思想是非常契合的,而且彼此在一起也是非常清新的,但是在后期的时候黛玉对于宝玉来说就是一种毁灭,因为两个人没有在一起,而且黛玉的死亡对于宝玉所造成的打击也是非常严重的。
第3个回答  2022-08-19
是毁灭,两个人相识相爱,最终因为原因没有办法在一起,黛玉的死亡给贾宝玉的打击是很大的。
第4个回答  2022-08-19
    黛玉不仅仅是宝玉的知己,还是宝玉的拯救者,宝玉因为黛玉才充满生气,如果没有黛玉,宝玉一身富家子弟的坏习气就难以改变,黛玉让宝玉逐渐洗脱杂质,宝玉还听从了黛玉的很多话,黛玉在死前还嘱托他娶了薛宝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