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由来。

如题所述

上海名字的由来如下:
1、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始见于北宋记载。上海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个馆舍,取名“华亭”。2、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州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君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今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的名称。这应该是上海最早的名称。北宋前东海来船由松江(今吴淞江前身)溯入内陆,至青龙镇(今旧青浦)寄碇,经过松江近海十八大支流,“上海浦”为南侧之一,初不显著。3、北宋时松江上游变窄,海船改由松江南侧支流上海浦入口,所停江岸渐成聚落(后发展为十六铺地带),那时吴淞江,即今苏州河南岸有两条支流,一条是上海浦,一条是下海浦。南宋咸淳元年即1265年,开始在这里建镇。建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镇名为上海镇,这就是“上海”名称的来历。“上海”一名由此彰扬,以至之后在此设置政府机构和行政建制时都沿以为名──元朝的上海市舶司、上海镇,民国的上海特别市,直到今天的上海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7

上海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上海”一名,起源于水名,始见于北宋记载。

上海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春秋时期,吴王曾在此建了个馆舍,取名“华亭”。战国时,这里是楚国贵州黄歇的封地。三国时,东吴孙权在这里建起了水师基地,那时这里还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当时的吴君郡(今苏州)太守赵居贞上奏,割昆山南境,嘉兴东境和海盐北境设置华亭县(今松江区)。那个无名小村落也有了华亭的名称。这应该是上海最早的名称。

二、上海名称的由来与渔民有关

上海简称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郊旦之《水利书》。上海因何得名?一说“其地居海上之洋”(《弘治上海志》),即当时渔民商船出海的地方;一说是由于当时的渔民用“沪”这种捕鱼的工具劳作,干活就是上“沪”,因而得名。宋代开始设上海镇,元代称上海县。宋代之后贸易日盛,一跃而为“东南名城”,至清道光年间,“商贾云集,海艇大小以万计,城内外无隙地”。1928年设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沿用至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13
1、上海名称的出现和上海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并不是很久,在唐代它仅仅是华亭县的一部分。关于上海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这句话;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当时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无论哪一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宋代开始设置上海镇,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现在北宋郏亶之的《水利书》中,元代改称上海县,1928
年设置上海特别市,两年后改称上海市,一直到现在。上海还简称沪。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2、《上海名字的来历》
  其实了解这些历史并没有什么。比如上海也是从英文发音而来。从古至今,中国人自己一般称呼上海作沪,申。后来国外人来了,问下海打渔的渔民这地方叫什么?渔民听不懂,以为问自己去干嘛,就回答“下海”。没多久上海就成了租界殖民地,被老外用英文命名为SHANGHAI,于是也就有了SHANGHAI这个英语发音为“下海”的中国地名。中国人则根据SHANGHAI的发音将其读作“上海”。上海本地人更喜欢将上海称为“上海滩”,原因是旧上海的发展是随着租界的发展一块土地挨着一块土地向四周不断“摊出来的”。也许类似的伴随着屈辱历的城市故事会让国人内心感觉不太舒服。但是只要我们用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这一切,并将这些历史作为教训铭记于心,那么这些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历史。
第3个回答  2020-01-15
来自有现在黄浦江的一段,由现在的闵行吴泾起苏州河口过去点,由现在的虹口港到海宁路附近如旧吴淞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