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到荔波火车早上最早几点发车?

如题所述

    贵阳到荔波没有直达的火车,只有通过转乘去荔波。

    贵阳到荔波的火车信息:

    (1)贵阳至都匀转荔波

    (2)贵阳至独山转荔波

    (3)贵阳至都匀东转荔波


关于荔波的介绍:

    简介:

    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面积243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2016年)。

    荔波县辖1街道5镇2乡,境内有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45.3亿元,比2014年增长13.3%。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荔波于为象郡毋敛县地。

    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婆览县(治后水婆,即今三都恒丰,原属荔波);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改置劳州和莪州(劳州即今捞村乡,莪州在县城附近);

    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置羁糜荔波州;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5年),荔波为蒙、皮、雷三土司领地割据。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统一蒙、皮、雷三土司领地,荔波并入广西思恩县;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置荔波县,属广西庆远府;孝宗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撤荔波县,置方村、蒙村、 窘来村三巡检司,易十六埲为十六里,改属广西河池州;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荔波改司设县,仍属河池州;神宗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县治设在喇轸村(今时来旧县),改属贵州都匀司;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重定荔波、南丹地界,立石碑定县界。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荔波县属贵州;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县治里袄村(今方村乡)改属广西庆远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荔波县改属贵州都匀府;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县治迁蒙石里全亨村(今县城),并设荔波营,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置游击署、守备署、千总署。

    民国时期,荔波县直隶贵州省长公署,先后属贵州第十一、第八和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独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荔波。1950年2月4日成立荔波县人民政府。1949年12月至1951年属独山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以后,属都匀地区专员公署。1956年8月,都匀地区专员公署改建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仍辖荔波县。1959年3月,荔波合并到独山县。1961年6月16日,恢复荔波县建制,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气候:

    荔波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南高北低。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大致下降0.55℃;河谷地带比同高度的山地,东西向槽谷比南北向槽谷,南坡比北坡,封闭型谷盆地比同高坡地气温高。全县年平均气温18.3℃。全县常年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7月平均气温为27.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40.0℃;1月平均气温各地均在5.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在-10.0℃以上。

    荔波县内霜期少,无霜期在270天以上。平均初霜日期和平均终霜期分别在12月中旬及2月上旬。县境内冬季降雪较少,且多为冰粒,其次为雪花,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在一个月左右。冰雹在荔波也较少出现,一般一年1-2次,大部分出现在3-5月,且都为小冰雹,降雹的时间短,范围也不大。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各月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占全年总雨量的50%左右;冬季(12-2月)仅占全年总雨量的5%左右;秋季(9-11月)占15%左右;春季(3-5月)海洋季风逐渐增强,降水占全年雨量的30%左右,但3月份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4月份增至100毫米以上。常年于4月下旬进入雨季,4-10月份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1%。10月份以后,海洋季风减弱,逐渐为南下的大陆季风取代,降水量显著减少。

    风景名胜:

    以乡村田园风光和布依族农耕文化为特色。

    (1)联山湾

    联山湾位于贵州省荔波县驾欧乡,是布依族群居区,以小七孔景区和大七孔景区为依托,

    (2)梅原

    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省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长着2万多亩梅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