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IPO上市需要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0

网上新股申购发行流程,网上发行流程如下:

(1)T-1日,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刊登发行公告。

(2)T日,投资者可通过指定交易的证券公司查询其持有市值或可申购额度,投资者根据可申购额度进行新股申购;当日配号,并发送配号结果数据。

(3)T+1日,主承销商公布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形成中签结果;上交所或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于当日盘后向证券公司发送中签结果。

(4)T+2日,主承销商公布中签结果,投资者也可以向其指定交易的证券公司查询中签结果。中签的投资者应依据中签结果履行资金交收义务,确保其资金账户在T+2日日终有足额的新股认购资金,结算参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投资者约定具体截至时点。

扩展资料:

新股申购特征:

1、资金流动性高

每一只新股申购的周期不超过四个交易日,能够满足投资者资金利用最大化的需求。

2、股份分配向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

3、风险较低

美国这一成熟市场新股上市数据统计显示,仅有20%的新股在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而我国历史上新股申购更是呈现出“打新必赚”的赚钱效应,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的寥寥无几。因此该类业务仍然属于低风险投资的范畴。

4、费用较低

新股申购没有佣金、过户费、印花税等费用。只存在中签之后股份卖出的正常交易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股申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7

小参是从业多年的“圈内人”,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投参”:投资需要参考,参考就上投参

IPO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一般来说,IPO的审核流程包括:

IPO名词解析:

受理:指证监会正式受理企业IPO申请文件;

预披露:受理后将有关IPO申请文件向社会公众披露;

反馈:指证监会与企业及其中介机构进行反馈沟通;

预披露更新:反馈意见已按要求回复、财务资料未过有效期、且需征求意见的相关政府部门无异议的,将安排预先披露更新,准备上初审会;

初审会:初审会讨论决定是否提交发审会审核;

发审会:俗称上会。由7名发审委员参加会议,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获5名以上赞成票则发行申请通过;

核准发行:已通过发审会后,还需等待证监会发文核准IPO申请。

了解了IPO的审核流程,那么问题来了。

IPO企业从申报到上市需要多久?传说中需要等个3、5年?是真的嘛?

我们先来看看2016年的数据:

2016年,共有265家企业上会(不含暂缓表决和取消审核),其中主板122家、中小板49家、创业板94家。

从申报到上会平均经历753天(约2年),申报到发行平均经历862天(约2年半)。

其中,申报到预披露更新等待的时间最长(即预审员的审核时间与反馈意见回复的时间),平均需要640天,预披露更新到上会122天,过会到发行113天。

造成IPO企业平均排队时长过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是证监会审核政策

IPO审核节奏主要受证监会政策影响,2013年IPO暂停一年,2014年IPO重启,2015年上半年审核进度加快,2015年下半年新股暂停发行,2016年上半年恢复发行但节奏较慢,2016年下半年审核进度进一步加快。

二是IPO企业本身的规范程度

预披露更新到上会和上会到发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均约在4个月以内,且不同企业之间差异不大。

而申报到预披露更新的等待时间最长,超过20个月,且不同企业间差异较大。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下反馈时间,申报到预披露更新阶段是预审员审核的主要时期,反馈时间受证监会审核政策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是反馈难易程度,不同企业规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馈次数,和反馈问题的解决时长存在较大差异。

有不少企业在审核期间出现了各种问题造成上市延误,比如存在商标技术存在纠纷诉讼、发生性质较严重的违法行为、经营业绩发生较大波动、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存在异常等问题。

这些问题未必会对企业造成实质性障碍,但是容易拖慢企业上市进度。

三是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配合程度

在IPO申报、年报更新、反馈回复和上会的整个过程,中介机构需要出具各种申报文件,需要企业配合提供各种底稿和统计数据,中介机构的效率素质、企业的配合程度一方面影响IPO流程完成的快慢。

另一方面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看到这里先别害怕,接下来再说点儿好消息:

步入2017年,IPO迎来了常态化,证监会的发审节奏较去年同期突飞猛进。

上半年企业从预披露到获得证监会批文的平均排队时间为654.17天,并且呈现出逐月缩短的迹象。

虽然从6月开始,证监会发放批文的速度有所放缓,已过会企业的拿到批文的间隔时长出现了一定的延长。

不过从长期来看,IPO的常态化发行并没有改变,堰塞湖(此处意为“堵塞”)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国家正在通过各种努力,不断提高IPO效率,证监会也加大了IPO审核的力度,增加上市公司供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优质的、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IPO再也不用苦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