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那和哪的区别及用法?

如题所述

“哪”是后起字,是从“那”字分化出来的。古文中都用“那”。大约从宋代开始,民间出现了“哪”字,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字是混用的:有的仍然沿用古文的“那”,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的“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能的“哪”;有的已经分别使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哪”、“那”用法相同,如苏轼诗句:“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现代人如何分辨古诗中“那”和“哪”的区别及用法呢?方法很简单:凡是“哪”都与现代汉语相同,凡是“那”都要依据语境分析一下,两种可能性都有。另外,宋代以后的通俗文学,如小曲、白话文等,通常是分开使用的;严肃的文言文、诗词等,一般只用“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