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姜母鸭的名字就是由其主要食材得来的,主要食材就是姜母(三年以上的老姜)和鸭子。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如台湾等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春季食用。

姜母鸭

中文名

姜母鸭

英文名

ginger duck, kiunn-bú-ah

主要食材

鸭,姜母,腐竹,洋白菜

分类

闽南菜

口味

鲜甜,浓郁

配料

芝麻油、米酒、糖等

发源地

泉州

闽南语

kiunn-bú-ah

主要原料

红面番鸭1只约2000克、老姜200克、麻油(以乌芝麻油为好)200克、猪棒子骨500克、广东米酒50克、冰糖20克、白糖30克、酱油150克、干辣椒10克、香葱20克、精盐10克、味精15克、特制黑、白药料包2个(均为粉末状)、鸭心、鸭肝、鸭腱、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各5盘,杂面适量。

制作方法

1、番鸭宰杀后治净,取出鸭杂,将鸭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块,鸭头顺长一劈为二,再横着斩为两截;老姜去皮洗净,用刀在菜墩上拍松,再用手撕成条;猪棒子骨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转用中小火熬至汤色乳白,捞出棒子骨;干辣椒去蒂去籽,切为细末;香葱择洗净,也切成细末;鸭心、鸭肝、鸭胗、鸭血均切片;鸭肠切节;水发粉丝、水发腐竹均切节;洋白菜切块。

2、炒锅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将鸭块倒入锅中,翻炒约15分钟,至鸭块水分将干且快熟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至药料香味溢出时,起锅盛入高压锅中,掺入棒骨汤,调入精盐、味精、广东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药料2包,然后加盖上火,至上气后压约15分钟。锅离火,再焖约15分钟,揭盖,将鸭块捞出装入盆中,锅中炖鸭原汤留用。

3、净锅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烧热,倒入姜条翻炒至姜条水气将干且收缩变小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约3分钟,起锅装入大碗内待用。

4、把酱油倒入一大碗内,放入白糖搅拌,至白糖溶化后,再放入干辣椒末、香葱末及少许芝麻油,待调匀后即成姜母鸭小料汁,然后将小料汁分盛于若干个小碗内作为味碟,待用。

5、先把姜条分别装入火锅中垫底,再将鸭块分别盛入火锅中,然后将高压锅中的炖鸭原汤及适量棒骨汤分别倒入火锅中,再将火锅端上火,烧沸后,置于酒精炉上,随小料汁味碟及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06

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是泉州地区一道传统的名小吃,具有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扑鼻的特点,因而成为了闽台地区冬季进补首选的美味佳肴。

  

鸭肉营养丰富,特别适宜夏秋季节食用,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姜母鸭是自1980年代后才流行于台湾的冬天进补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鸭肉(台湾特产红面番鸭)、老姜(台语姜母)、米酒、胡麻油、中药药材包,共同熬煮于顾客桌上瓦斯炉或炭火,食后通体暖畅,颇受欢迎。

  

追溯姜母鸭的由来,根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的记载,古代皇帝在皇宫中,请了众多的名医,专门研究滋养补品,以保证皇帝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到了商代的时候,皇宫中的御医吴仲研究出一道菜,以中药调配而成的皇宫中独家秘方,并用麻仁油炒红面番鸭肉,再加老姜、烧酒炖煮。这道菜味道鲜美,食用后精神抖擞,筋脉通畅,因而大受皇帝赞赏。因其还具有滋补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后被奉为滋养进补圣品。

第2个回答  2020-06-06

姜母鸭的名字主要是由其主要食材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

其较早见于“药谱”和《汉方药典》记载。相传在商代,御医吴仲研制出一味滋养补品:以麻油炒红面番鸭和老姜母,用烧酒炖煮,美味无比。吴仲根据用料将其命名为“姜母鸭”。

皇帝食用后,经脉通畅,身体康健,精神振奋,于是钦点“姜母鸭”为宫廷御膳。

岁月流转,吴仲后人为逃避战祸四处迁徙,最终定居闽南厦门。

“姜母鸭”这一宫廷御膳逐渐在闽南民间流行。闽南有些村落,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姜母鸭。久而久之,姜母鸭成了一道闽南乃至台湾的名菜。

主要原料


​红面番鸭1只约1000克、老姜200克、芝麻油(以黑芝麻油为好)200克、猪棒子骨500克、广东米酒50克、冰糖20克、白糖30克、酱油150克、干辣椒10克、香葱20克、精盐10克、味精15克、特制黑、白药料包2个(均为粉末状)、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各5盘,杂面适量。


制作方法


1、番鸭宰杀后治净,取出鸭杂,将鸭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块,鸭头一劈为二,再横着斩为两截;老姜去皮洗净,用刀在菜板上拍松,再用手撕成条;猪棒子骨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转用中小火熬至汤色乳白,捞出棒子骨;干辣椒去蒂去籽,切为细末;香葱择洗净,也切成细末;鸭心、鸭肝、鸭胗、鸭血均切片;鸭肠切节;水发粉丝、水发腐竹均切节;洋白菜切块。

2、炒锅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将鸭块倒入锅中,翻炒约15分钟,至鸭块水分将干且快熟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继续炒至药料香味溢出时,起锅盛入高压锅中,掺入棒骨汤,调入精盐、味精、广东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药料2包,然后加盖上火,至上气后压约15分钟。锅离火,再焖约15分钟,揭盖,将鸭块捞出装入盆中,锅中炖鸭原汤留用。

3、净锅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烧热,倒入姜条翻炒至姜条水气将干且收缩变小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约3分钟,起锅装入大碗内待用。


4、把酱油倒入一大碗内,放入白糖搅拌,至白糖溶化后,再放入干辣椒末、香葱末及少许芝麻油,待调匀后即成姜母鸭小料汁,然后将小料汁分盛于若干个小碗内作为味碟,待用。


5、先把姜条分别装入火锅中垫底,再将鸭块分别盛入火锅中,然后将高压锅中的炖鸭原汤及适量棒骨汤分别倒入火锅中,再将火锅端上火,烧沸后,置于酒精炉上,随小料汁味碟及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第3个回答  2020-06-06

姜母鸭” 考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所载,古代我国帝王宫中御用名医众多,考注研究滋养补品。至商代有名医吴仲,用麻仁油炖红面番鸭肉再加姜母(姜母指三年以上的老姜)烧酒炖煮,香鲜甘辛具备,食后精神振昂,顿觉全身经脉舒畅,因而大受君王赞赏嗜食,被奉为滋养进补圣品。前面提到的红面番鸭为禽类中血性刚烈者,生命力特强,肉呈鲜红,精力昂足,秉性温和爱洁,经汉医研究与实验证明为禽类中最具有药效之食补品。加姜酒炖煮其性辛热,服之畅血化痰,疗治中焦之虚寒、疏肝润肝、健脾胃、促消化、祛风寒,通血脉、尤对脚麻手痹、胃酸、胃寒更见功效。

第4个回答  2020-06-06

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乃至台湾地区,是泉州地区一道传统的名小吃,具有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扑鼻的特点,因而成为了闽台地区冬季进补首选的美味佳肴。

厦门姜母鸭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用芝麻油将鸭肉炒香后,再加入老姜(姜母)及米酒等炖煮而成。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且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