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古代神话中象征着什么?

如题所述

1.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2. 龙在古代神话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约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畜养起来;也不单单吃那些采拾得来的野果,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3. 古人对龙有种种解释。有说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称蛟龙,有角的称虬龙,无角的称螭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称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这显然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
4. 龙作为华夏先民的图腾,起初不过是一块刚从荒山采来的毛石,粗矿而简陋。在历史老人的手中,它被不断裁切、琢磨。商周时期赋予它威武的形象,汉唐时期则给它以大度的气度;龙在魏晋时期如竹林七贤,仙风道骨;在辽金时期则如草原野马,恣肆奔腾。帝王贵胄使它至贵至尊,民间百姓让它入乡随俗。
5. 古籍对龙的形象的记述多种多样。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6. 龙只有五根手指,有四根手指的就不是龙,而是蜥蜴、鳄鱼之类的动物。
7. 龙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的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的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8.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9. 考古专家认为,早期的龙就是一种头上带角的蛇,是一种纯粹的爬行动物;而有些人则认为,龙最初形成地,龙头很像猪,龙身则与蛇身相同;还有人指出,龙是由鳄鱼蜕变而成的。
10. 关于龙的起源,在经历了长期的研究和考证,人们终于取得了一个较为一致的共识: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